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本土资源利用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01-20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石狮校区高晓云

天津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贝壳利用区域

■泉州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石狮校区 高晓云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园应加强区域活动设计,依托多种活动资源,为儿童身心发育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在农村幼儿园教育培养中,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打造特色化区域活动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基于此,幼儿园、教师应依据孩子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引入多元化本土资源,创新资源利用方式。

一、本土资源深挖掘,区域活动有特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区域材料物化教学培养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并在材料的吸引下逐渐实现身心发展的目标要求。为此,农村幼儿园教师应立足地域特点,努力挖掘有特色的本土资源,将其自然地融入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区域活动材料的设计中,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让孩子在材料的挖掘与利用中实现综合发展。在本土材料的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游戏活动,与孩子一同探究本土资源,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利用散步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将孩子引导到户外搜集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贝壳、石头、渔网、树枝等,并鼓励孩子利用渔网、稻草、树叶、螃蟹壳等材料,融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充满乡土气息的石头画或创意贴画等,让孩子在充满本土味道的绘画创作中体会乡情。再如在数学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贝壳、石头等资源,为孩子创造教学空间,要求孩子利用贝壳、石头等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让他们在和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当然,在区域活动中一些孩子对于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比较茫然,在搜寻资源、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在实践中难以充分调动自主性。对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立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本土资源的变化设计主题活动,让孩子在主题的引导下理清思路,提高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例如在夏天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托本土资源设计捕鱼的活动主题,在活动中孩子需要回归到日常生活收集废弃渔网,在美工区上通过同伴合作的方式将废弃渔网进行改造,并制成可利用的小鱼兜,并在表演区创编表演渔民捕鱼的情景,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能吸引孩子主动参与区域游戏,更好地发挥本土资源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

二、本土资源巧利用,幼儿发展较自主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投放本土资源,引导幼儿开展互动合作,让同龄人在交往与沟通中实现身心协调发展。在区域活动本土资源利用的实践指导中,教师利用孩子之间的模仿与学习,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在大班美工区活动中,一个孩子用颜料在贝壳上画出有趣的图案,旁边的同伴提议把这些贝壳送到数学区作为“购物游戏”中的各种商品,其他的孩子也纷纷效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推动,进而逐渐形成了自发的购物游戏,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当然,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能力强的孩子的带头作用,从多角度开发本土资源,并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例如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利用本土资源为孩子创设了堆沙堡的游戏环境,并引导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较强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一同参与,让孩子在同伴的引领下更积极地投入其中,进而在游戏参与中实现共同进步。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本土资源设置合作任务,引导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分工协作,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共同完成任务。相较于自发的区域游戏活动,有组织的区域活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师在活动指导中应从提升孩子的合作意识与团队能力入手,通过本土资源的多角度开发,为孩子的创新设计预留一定的空间,以确保孩子在活动中既能够围绕任务不断推进,又能够集思广益形成创新创意,进而在合作互动中实现幼儿的综合培养。如: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的线筒、蛋托等,孩子们可以两两合作将线筒、彩泥做成线筒小人,用蛋托做成海洋的各种动物、运动的小人等,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能大胆、富有个性地进行创造,所呈现的作品均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本土资源的利用和创新,也容易造成孩子们在合作互动中出现冲突和争执,教师应及时介入,注重引导孩子之间自行解决矛盾,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合作理念,学会协商、退让、轮流、遵守规则等等,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奠定基础。

三、资源价值再拓展,区域活动更深入

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在游戏活动中天马行空,往往难以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对此,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在投放、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挖掘、拓展本土资源的作用,巧妙地投入区域活动中,在与孩子平等的互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发展方向,确保区域活动更深入,不断提高本土资源的利用价值。例如在本土资源材料收集的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贝壳上有孔,于是立即将这些有孔的贝壳调整到益智区,引导幼儿根据数量要求以串门帘的形式将贝壳串起,这样的活动不仅帮助幼儿巩固对数的认识,而且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贝壳设计粘贴画,利用沙土学写数字、画画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大大增加,且区域活动的玩法更加多样,孩子们会百玩不厌,更好地体现了玩中学这一理念。此外,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还可以作为活动中的一员参与到实践中,并借助游戏的语言或行为,丰富活动内容和情节,促进孩子在游戏中不断探索本土资源的利用方式,促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讨论交流找碰撞,幼儿发展有创新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的创新能力发展是幼儿教育培养的重要目标。在农村幼儿园的本土资源开发中,教师应根据孩子的情感认知发展特点,引导其结合活动的过程进行讨论交流,让孩子不仅能够在区域活动本土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实现动手操作,更能够锻炼发展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对本土资源的认识。

在区域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为围绕本土资源的类型向孩子提出问题,并组织孩子展开思考、讨论: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区域?区域中有哪些活动材料?你最喜欢哪一种游戏材料?在利用一些本土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怎样玩才能让本土资源更好玩?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将孩子的思路沿着区域活动的话题、主题进行探究,并结合本土资源思考不同的游戏方法,以初步形成对区域活动中本土资源的利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讨论、交流,并探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在生活区几个孩子想玩“过家家”的游戏,但是其中材料都是“半成品”,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游戏环境,这时教师则可以从孩子的疑问、抱怨入手,引导孩子利用沙土堆砌“小床”,用石头替代“食物”,用大贝壳当“锅”,用渔网作“装饰品”……通过创新思考,孩子们在游戏中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游戏的过程也越来越生动有趣。由此可见,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调动孩子的互动讨论,让孩子在合作沟通中启发思路,打破本土资源利用的局限性,用想象力创造出更新、更有趣的玩法。在活动结束后,还应引导孩子进行分享交流,鼓励不同区域的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活动体验,以及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方法,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作品展示的机会,让孩子的创新创意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以提升孩子的成就感,促进孩子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分享,激发孩子挖掘、利用本土资源的思路,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

五、结语

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幼儿园、教师要立足本土资源构建良好的区域环境,积极探究丰富的区域活动实践方式;要注重引导幼儿之间互动合作,利用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引导实现自主发展;要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与孩子平等沟通中拓宽本土资源利用范围;要善于组织孩子讨论交流,让孩子在本土资源的利用与思考中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贝壳利用区域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银贝壳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贝壳里的海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