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立德树人途径 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

2019-01-20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中学生

■本刊编辑部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当前优化学生培养活动提供了根本遵循。立德树人是对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的精准研判,是教学育人理论的重要突破。在中学生培养过程中,要精准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深化立德树人内涵的精准研判,探寻立德树人的有效实施途径,全面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探寻立德树人途径,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德育实践机制,是新时期中小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更是适应时代环境的育人要求。价值引领、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是教学育人的三大功能,只有具体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才能实现理想的育人目标。传统育人主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价值引领。因此,在当前中学教学创新时,要积极调整育人方向,优化育人模式,创新育人理念,为当前中学生教育培养提供核心支撑。积极探索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的实施途径,将实现:

一是充分体现了中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实现了“成才”与“成长”“成人”的全面融合。立德教育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教育的目标。积极推进立德树人,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开展什么样的教育,实现什么样的境界等一系列教学创新目标。在中学教育创新过程中,将提升学生道德境界和品质锤炼作为首要育人目标,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学教育的创新目标。

二是根本优化了中学教育活动的实施模式,从本质上实现了“德育”与“智育”“美育”的全面融合。一直以来,德育始终是中学教育的短板,多数学校、师生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应对考试”上,缺乏对德育价值的重要性认识和完善理解,将教育目标“局限”于分数成绩上,偏离了人才培养的本源。在智能化教育环境下,推进立德树人,将培养学生适应当前时代环境,有效应对社会竞争发展的多样化诉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创新的根本方向。在积极诠释立德树人使命背景下,中学生培养要从知识教学向综合素质培养转变。在全新育人环境下,要重视领悟立德树人的精神内涵,要及时回答立德树人教育由谁来实施、如何来实施和怎样来实施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远大理想和家国情怀,积极探索更有效的立德树人路径,持续提升中学生培养质量。在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探寻立德树人途径时,要注重做到:

一要重视诠释以德育人的价值理念。在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进程中,要改变传统的“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治教育”的育人模式,营造德育、智育与美育等多种育人理念“融合为一”的全新育人生态格局。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使中学教育真正成为以高贵品德和人格特质为基础的全面教育机制。为使以德育人理念真正融入中学生培养机制,要重视改善教学评价指标,丰富教学评价内容,使德育真正发展成为“服务”学生成长的教学体系。

二要重视探究多元德育的实施路径。在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进程中,要重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结合学校基础实际,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综合探究多元德育实施路径。要从学校教学改革角度,创新德育实践机制,培养学生形成应有的道德体验与情感认知。学校要重视改变传统德育方式,将德育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环节,使德育真正成为“推进”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

三要重视制定清晰明确的德育评价体系。要重视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作用,制定科学完善、富有成效的德育评价机制,通过完善评价力量,构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完善评价机制,真正发挥德育评价对学生德育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在德育评价时,要将学生德育水平考核与学生日常学习全面“挂钩”,通过构建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动态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真正推动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中学生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