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道德与法治渗透初中生的学习生活

2019-01-20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刘堡中学侯新喜

天津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道德孩子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刘堡中学 侯新喜

一、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在当今社会,家长视孩子如珍宝,孩子从妈妈的孕期就开始胎教,什么听音乐、讲故事,学各种知识,直到出生后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是煞费苦心,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报各种兴趣班,寒来暑往,机械地拉着孩子东奔西跑地学习,利用各种便利条件让孩子有所特长。殊不知,孩子从小知识学了不少,礼貌懂得不多,很多孩子娇生惯养,家长以为的给予,使大多数孩子成了有特长没道德、有知识没修养、有文化没品质的问题少年,这样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生活的弊端就会显现得淋漓尽致。故作为在教学战线多年的教师,也得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改进教育理念,育人先育德。首先,德育是学生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学校每周安排升国旗,开展在国旗下讲话的活动,每个班级按照每周的德育、卫生、学习的综合评分争取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的主动权,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班主任会主动放权,由自己班上学生自己评选出本周内在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表现突出的同学担任演讲。这样无形中能相互促进,互相监督。然后利用平时的课间突发事件,随时随地普及法律知识、道德规范。最后,开展“做个文明人”的主题班会,结合当代社会的主题旋律,文明从学生抓起,从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做起,说文明语,做文明事,行文明路,从小事做起,从习惯养成做起,对长辈要用敬语,对身边人要尊重,对陌生人要礼貌等,慢慢地学生的精神面貌改变了,思想行为端正了,道德修养提升了,学习氛围也就浓厚了。

二、做一个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上进的人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促使学生除了要记住书本知识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学校为什么要开设这门功课,让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传道,授业,解惑”,前两者都好做到,解惑的方法有多种,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课堂教学探索、实践、创新作为解惑的思路,那你就是一位敢于带头实现创新教育的践行者,使学生在学习中升华,在理论中理解,在生活中渗透,做一个有思想、有品德、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1.教师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也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有区别对待的方法,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对那些缺乏探索能力的学生,根据个体差异,从头抓起,力求使他们达到基础等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同等级、不同天赋、不同潜能的学生创设一个发展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足够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使大家能足够发挥思维,积极创新,营造一个有理想、有激情、有探索、有收获的集体课堂。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放弃一言堂的教育方法,或许会得到整个天空。

2.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一节课45 分钟滔滔不绝,激情盎然,从头讲到尾,学生在下面听得摇头晃脑,有些甚至昏昏欲睡。其实教师还不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积极思考,用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开启独立思考的模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充分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开展讨论研究。这样不仅能增强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完善独立思考的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呈现灵活和多样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他们只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创设性地使用教材内容,结合好学生的学习、生活,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敢于对权威事件定论提出新的见解,敢于否定一向认为“是”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发现其中的问题。教师激发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大胆提出质疑,优越的生活条件、优质的教学资源、优美的育人环境等难道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吗?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刻了,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充分利用资源,适当培养创新思维。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将来做一个合格的、有修养、有道德的社会人。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思想在改变,对新事物的了解接受超乎人们的想象,抖音和快手都侵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这就让我们的中学生更是情有独钟,为了鼓励学生先进行大胆质疑和奇异的猜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主张,自己编一些小故事、小品和小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日常新鲜事物的特殊性和倡导性等,让学生自己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发现事物的正能量。

三、结语

总之,道德教育是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促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灵活多元化地教好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德育教学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内容、手段、形式等方面必须注重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有特色、有创新才能使学生感兴趣。通过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真正培养出社会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道德孩子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谈独立思考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