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设新的课程
——管理语言学的探讨

2019-01-20张德荣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语言学职能

张德荣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而一门新学科的产生,也必然要具备充分必要条件。管理语言学可定位为建立在管理学和语言学交叉领域的边缘或交叉学科,属于语言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和社会语言学、政治语言学一样,是一门应用语言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管理领域语言学知识的研究和普及,提高管理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效益。

一、必要性分析

语言对于管理者来说相当重要,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写道:“管理者必须学会懂得语言,理解词的含义。”[1]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成功,约有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沟通能力——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2]写作能力和讲话能力是衡量沟通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是管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从管理职能来分析,语言能力是管理者履行各种职能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必然要借助于语言。所以,对管理者来说,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准确的语言表达是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是建立和谐、顺畅的良好人际关系的保证,是顺利履行各种职能的基础。

管理者行使组织职能需要借助语言沟通能力。一个组织的机构设立、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机构的岗位设置、人员安排等,都需要管理者与各个部门、各个成员进行充分的协商沟通,只有准确的语言表达才能求同存异、形成共识,才能形成精干高效、团结互助的组织机构。

管理者在行使指挥职能时语言运用同样重要。明了易懂、简短有力、明确无误、自带权威的语言,比晦涩难懂、冗长啰嗦、歧义重生、软弱无力的语言,更能树立权威、凝聚力量,更能做到令行禁止、指挥得当。

管理者行使监督职能及激励职能同样依赖语言。人们常说,一句话能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语言运用得好,就能很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从管理者的基本能力来看,语言是实现各种能力的基础。

因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管理者需要具备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所有上述能力的实现,都有赖于其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思维系统的成熟,也需要依靠或者借助于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

决策规划能力。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成熟的思想必然产生于成熟的文化系统。决策能力体现管理者的前瞻性、全局性、深刻性,这既源于管理者的综合素养,体现其思想的高度、广度与深度,也直接表现于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的工作纲领、工作风格及工作实践之中。在决策规划阶段,由语言符号构成的思维的缜密与成熟至关重要,语言的书面表达、应用文写作能力同样是最重要的[3]。

沟通协调能力。在决策规划之后,工作随即进入实施阶段。管理者要及时把握工作动态,以准确到位的语言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遇到困难和冲突时,要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善于倾听各方意见,准确判断问题实质,还要具备稳妥、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争取最短时间内与各方达成共识。在沟通协调过程中,语气、语速、语音大小等语言口语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4]。

有人称语言能力为语商(LQ),把它和智商、情商并列,可见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语言既是智商、情商的表现方式,也是智商、情商的提升手段。有意识地训练、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对管理者综合能力的提升、对管理效益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在实际工作中,确有管理者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指代不明、语序混乱、用词不准、句式杂糅等问题,造成了管理工作的失误与混乱。那么,开设管理语言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与训练就成为现实需要[5]。

二、可行性分析

相关学科的发展、管理语言实务的丰富、使得开设管理语言学具备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基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管理学、语言学作为基础学科,社会学、心理学、语用学作为相关学科为管理语言学的建立提供了知识基础。如管理学为管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即管理者提供了语言行为主体、环境、心理、行为等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沟通原则、沟通技巧等可成为管理语言学实务训练的基本内容。社会学、心理学为科学界定管理者的社会行为方式与心理行为方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管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意义。语言学为管理语言的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了基本的知识论基础,把语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兴未艾,管理语言学可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种努力。

以面向实用、突出能力为直接目的,应用文写作研究、口语训练与实践研究、公共关系研究等课程在目前的大学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或求职就业教育中受到普遍重视。公文或应用文写作作为大学的专业课或选修课受到普遍欢迎。演讲口才培训班受到青少年学生、学龄前儿童父母的普遍青睐。在此基础上,对公文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阐述,对公文语体、公文语言风格、公文常用词汇、公文表达方式、特别是对常见公文语病的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管理语言学建立的重要理论基础。口语训练包括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感官感觉、语调情绪、肢体语言等,强调从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方面传达给听众全方位的信息。在培训模式上,一般采用理论讲解、技巧说明、操作演练、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的方式,重视表达的艺术感染性与准确实用性,这为管理语言学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三、管理语言学的自我完备

为了有效提升管理者的语言能力,在相关学科与语言实务发展的基础上,开设管理语言学课程的条件基本具备。

(一)有明确的研究对象

管理语言学课程研究的目的是人们在进行管理活动、履行管理职能时能够科学地运用语言达到管理目的,提高管理效益。因此,可以把管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语言管理实际,即写作及口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管理交际的主体、环境、心理、行为、表情等方面的研究。这里所说的管理语言的主体即语言行为者,主要指管理者,也可泛指所有参与管理活动、行使管理职能的人们。

(二)有具体的内容构成

科学研究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都有直接或间接的问题导向。管理语言学主要解决人们在进行管理活动、行使管理职能时,如何避免语言运用问题,科学合理地运用语言,以提升管理效益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管理语言学的内容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按管理职能可划分为决策语言、计划语言、组织语言、指挥语言、协调语言、控制语言、监督语言、激励语言等。按管理领域可分为企业管理语言、行政管理语言、人事管理语言、科技管理语言、财务行政语言、管理工程语言等。按表达形式可分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按学科划分还可以分为语言基础知识和管理专业语言知识等。

(三)有独立的学科性质

管理语言学是在管理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建立的一门交叉学科,除了要综合运用管理学、语言学知识外,还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具有跨学科性质,是为提高管理效益而从语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训练,从而指导语言管理交际行为的交叉学科,所以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

(四)有特色的研究方法

对管理语言学进行研究,可以综合运用管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经验或案例法、社会学法、心理学法、系统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定性数据分析法、定量数据分析法等。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本文对管理语言学的思考寄托了对存在更美好的期待。

猜你喜欢

管理学语言学职能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职能与功能
浅谈管理学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