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的国际经验借鉴

2019-01-20石野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遗产工业

杨 光,石野飞

(唐山师范学院 美术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用了30 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发展进程,开启了中国工业文明的探索历程[1]。工业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使中国工业赶越世界各国而演化成为“世界工厂”,并创造了多项世界工业第一,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但是,工业化进程的飞速演进,已然超越了自身的环境承载力,资源的过度耗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成为困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2]。在这一形势下,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新型工业革命的新常态,面对新旧工业变迁的非对称博弈格局,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审核通过《中国制造2025》规划方案,遵循“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方针[3],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建设,开展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示范试点探索,如宁波、苏南城市群、珠江西岸城市群、长株潭衡城市群、武汉、沈阳、泉州等,寻求工业新常态机制下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路径,从难题破解、厚植发展的视野出发,开始对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展开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业遗产创意设计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形式。在当前城市公共空间紧缺状态下,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中国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的时代责任

中国城市工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后,面临新型工业化革命的转型与升级,以及城市空间的现代化改造,但大量被遗留的工业遗产建筑缺乏合理的设计与保护,承载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的历史文化景观正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城市工业文明记忆链的断裂风险。因此,挖掘城市工业遗产空间社会公共素材,借助现代创意设计理论,唤醒公共文脉保护意识,开创一条绿色工业新路子,加快推进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再设计与优化利用,成为实现现代工业演进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从目前我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来看,创意设计元素注入较少,开发和利用的形式多是借助工业旅游的实物参观、场景再现、图像展示等平铺直叙的简单呈现,产品缺乏艺术创意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和触动心灵的震撼效果,这就需要从创意设计的角度,深度拓展城市工业遗产空间,重塑老工业城市的人文风貌,加快推进城市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唤醒人们的记忆与情感,丰富城市的精神个性,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动力,重塑城市品牌形象,实现城市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的价值回归。

二、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思维

1.国际经验

工业遗产保护作为全球命题,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伯明翰大学里克斯(1955)在Industail Archaeology一文中提出的,由ICOMOS 工业文献索引查询可知,美国斯坦曼撰写的《布鲁克林桥的重建》,发出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先声。二战以后,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传统与工业改造使很多旧工厂纷纷倒闭(如:18 世纪的煤矿、铁矿、古运河等),甚至被推倒重建,这也引起了英国考古学家的关注,并从“工业考古学”的角度展开对工业遗迹、遗物记录与存档[4]。1963年,在伦敦地铁史上具有高度纪念意义的尤斯顿地铁站拱门拆除事件,引发了公众、媒体和学术界对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普遍关注。1973年英国什罗普郡第一届国际工业遗迹保护大会,以及1976年国际第一届工业纪念物大会召开,1978年成立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ICCIH),学术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展开了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尝试。如1779年兴建的什罗普郡塞文河铁桥谷,1986年被列入“世界工业遗产”,将废厂区、作坊工业化改造成为主题博物馆和纪念地,实现了与工业旅游的联合开发与对接。德国自20 世纪50年代开始在经历逆工业化阵痛以后,其作为欧洲传统工业强国,充分挖掘倒闭工厂厂区的再生利用价值,如对鲁尔区埃姆舍尔河整治、景观创意修复与整建,打造“工业文化路线”、公共休憩空间、综合商业体等。

2.中国思维

工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范式的核心命脉,以城市场域空间为载体的要素积累过程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工业遗产。面对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以绿色工业、生态工业为转向路径的思维范畴,使中国大量工业基地遗留下来,在遗产保护过程中增加美术创意设计元素,实现生态艺术空间的功能性整合开发,在原工业遗产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的艺术创意元素,打造传统城市工业文化与现代艺术审美心理的契合,为城市工业遗产开发注入新鲜血液。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的角度对工业遗产建筑、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改造,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工业遗产价值评估、工业遗产功能定位、工业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工业遗产资源再生利用、工业遗产文脉传承、工业遗产社区化改造、工业遗产社区化转型等方面。城市工业遗产保护需要增加艺术创意设计元素,实现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联袂整合。解学芳、黄昌勇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遗产保护的五种模式,创意设计元素的注入有助于形成保护的活化状态[5];楼小燕从实证的角度提出把工业遗产打造成文化创意园区的设计思维,二者之间的交互形成动态的双赢博弈[6];王鑫认为城市工业遗产与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是协调共生的关系,是培育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内容[7];韩福文等从城市意象的角度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象思维模式[8]。

三、中国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国际经验借鉴

中国工业遗产占据大量的城市空间,面对城市地理空间资源的有限性,城市遗产保护单位过于追求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保护,势必会造成工业遗产因缺乏创造性思维元素,难以形成城市工业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不协调的文化镜像。笔者借鉴国外城市工业遗产创意设计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城市工业遗产空间创意设计的策略。

1.工业遗产旅游产业链的创意设计

城市工业遗产创意设计的目的在于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实现工业遗产的最大化开发利用。在国际上,首先从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ail Heritage Tourism)的角度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这一理论最初源自工业考古学(Industry Archaeology)。早在19 世纪末期,英国对于城市工业遗产的开发提出工业考古学的概念,直到1950年,这一思维才开始广泛流行,在200 多年的工业革命文明对大量遗留的标识性工业物质遗产进行记录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从视觉审美的角度满足旅游爱好者的需求。如英国的铁桥峡谷经过空间创意设计开发打造成为具有英国历史文化典型的旅游项目,开创了世界工业遗产旅游空间创意设计的先河[9]。

中国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业文明发展史较短,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足,这就需要借助空间创意设计与开发思维,融入中国地域性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工业遗产旅游产业项目,同时,遵循城市空间的整体设计思维,针对不同的工业遗产特点创造差异化的创意设计方案,发挥城市多个工业遗产旅游的合力作用,或者多个城市工业遗产旅游的跨区域联合优势,融入不同城市工业文化、历史传统文化的创意元素,实现资源的整合与规划利用,打造具有中国城市工业文明特质的旅游产业链,以提升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

2.工业遗产群的创意设计

从发展的历程来看,中国工业发展具有典型的区域聚焦性,如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及上海、华中(以武汉为中心)的老工业基地,这些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在城市经济浪潮改革进程中正面临淘汰风险,为传承与延续城市工业文化记忆,应对这些工业遗产群进行整体创意设计。国内自2014年开始涉足工业遗产群开发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创意设计的经验相对不足,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工业遗产群的成功实践经验。日本按照工业遗产类型和地理空间确定了33 个工业遗产群[10],并从创意文化的角度建立城市工业遗产群创意空间,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遗产群保护体系。在1983年,法国成立了工业遗产小组,专门负责城市工业遗产群创意设计开发,创意设计的成效由国家普查局负责普查,普查主要采用专题调查的形式展开,并建立工业遗产数据库。另外,奥地利、美国对高品质的城市工业遗产空间进行创意开发,充分发挥历史建筑勘察局、土木工程师协会、国家档案局的联合作用,提升工业遗产保护技艺层次。

3.工业遗产景观的创意设计

城市工业遗产不同于文物古迹,被遗留下来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物质实体在视觉上并不具备较强的审美功效,因此,对于城市工业遗产的再生利用与保护需要改变其原生态功能,遵循创意设计思维,改变其原始风貌和原有功能,从城市景观学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寻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开发模式。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成功案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以打造创意元素为核心的再利用模式;美国圣安东尼美术馆是由面粉厂创意设计改造;英国泰德美术馆是由火力发电厂改造;奥地利维也纳废弃的煤气厂经过创意设计改造成为总统套房、5A 级智能商务楼、大卖场和娱乐中心[11];波兰的威利奇卡盐矿改造为博物馆;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由大型工业基地改造等等。由这些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对工业遗产进行全新利用与改造,可使其成为现代人们休闲观光、公共休憩开放空间。

四、结语

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在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工业发展实际,空间创意设计需要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进行创造性开发利用,将文化创意与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开发相结合,打造城市工业遗产旅游产业链和遗产群,充分发挥区域性工业资源优势,通过创意开发,形成独特的城市人文景观,创设文化体验式环境空间,打造现代城市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使之成为延续城市文明的工业名片。未来中国城市工业遗产空间的创意设计需要借助文化空间理论、创意设计理论、城市意象理论,从城市意象完整度、产业巧容丰富度、空间聚集程度和社会服务契合度等方面分析城市工业遗产空间保护的创意设计元素,对部分工业遗产保护区进行创意设计评估。从创意设计投入规模、工业主题和空间聚合程度方面分析工业遗产完整性保护下城市遗产空间创意设计将成为未来学术探索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遗产工业
甜甜圈
月满中秋
大树
宇宙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