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19-01-19山东省泗水县子路中学宋东银

天津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学科

■山东省泗水县子路中学 宋东银

地理是初中教育教学框架内的一门重要的组成科目,而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教师要积极重视起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积极探索在初中地理课堂高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初中生爱国素养和爱国情怀的提升。

本文将在讨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就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师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和思路启发。

一、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

实践性。地理学科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一些自然景观、自然现象或者生活事件都有可能是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知识点,因此,实践性是地理学科最为主要的特点之一,教师要积极在实践中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开放性。地理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地球的表层系统,该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具体又包括自然环境系统、人文系统,而这些系统都不是封闭和孤立的,他们呈现出开放的状态,而且各个系统都在发生着互相的联系和信息的交换,教师要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用联系和开放的观点看待这些地理内容。

地域性。我国是一个地域非常辽阔的国家,南北跨度较大,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特征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地理教学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当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

综合性。地理学科涉及面比较广泛,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人文学科,像城市、人口、环境、资源、地质地貌等等,在学习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意这一点。只有地理教师将地理学科的特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相联系,才可以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爱国素养的提升。

二、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稳步推进和实施,例如,从国家层面来看,爱国主义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引;从民族的角度来看,要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大团结为出发点;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要以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为理论指导依据,并结合不同年级和阶段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方法和素材进行。

开放性。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教育,要在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借鉴和吸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包容性。需要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引导学生摒弃狭隘,更加客观地去看待这些事物,例如,对于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风民情等要怀着尊敬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

时代性。爱国主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并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主题特点和内涵,教师要积极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体现时代性。总之,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以上的几点原则,更好、更为高效地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三、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不断感染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既需要教师的“言传”,又需要教师积极地以身作则进行“身教”,让教师为学生起模范带头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流露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对祖国的大好山河怀有崇敬和热爱的深厚情感,积极地对自己的祖国进行赞美,不断向学生呈现祖国最美的一面,并在比较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如我们祖国拥有960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300 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包含56 个民族,34 个主要的行政单位,我们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文明古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国的优越性,并从教师真情的流露中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素养,促进他们更好发展和提升。

(二)深挖教材,建立丰富资源库

地理教材中包含有较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些内容广泛分布在每一个单元和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模块中,地理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地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和整理。

例如,将讲述祖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内容进行归类;将介绍我国各民族风土人情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总结;将展现祖国壮丽山河的资源进行搜集等等,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条理清晰的类目划分,建立成动态更新的、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资源库,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进行合理应用,不断提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

另一方面,地理教师要积极地对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行全面补充,例如,可以补充一些时代感比较强、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味性的小案例、小故事,以让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亲和力、感召力,不断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形成。

(三)优化教法,积极渗透

教师要积极地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手段,高效进行课堂爱国主要教育的渗透,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和质量。

提高重视。教师要重视起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工作,将其当做地理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的任务来抓,这是最为基础性的前提。

设置目标。在地理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的工作和任务,需要地理教师积极的联合优秀的地理教师群体来合理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指引性的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中长期规划,并明确每一模块教学内容的具体渗透目标,为更为高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渗透。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渗透的意识,积极运用包括“互联网+”、合作学习、互动讨论等手段,不断提升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效能,并在渗透中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

(四)联系生活,契合学生的实际

初中地理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喊空话、喊口号,而是需要积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触。例如,教师在课堂的渗透中要举一些生活化的案例。

如例举一些学生身边的爱国人士和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生活化案例,让学生知道爱国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爱国不是渺茫的,而是近在眼前的,从而有效提升地理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另外,教师在举例子的时候还应当举例一些具有时代性的案例,给予学生一种亲切感,让学生知道榜样就在身边,从而不断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效果。

(五)开展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

多样化、丰富化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地理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积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活动中更好地去感悟和理解,深刻体会什么是爱国、该怎样去爱国。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某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引导学生开展辩论会,让学生一起去深入讨论和分析什么是爱国、如何理性爱国、怎样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等等,不断提升地理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加深学生的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要全面重视起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任务,积极探寻地理学科的特点,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高质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以身作则,给予学生无声的教育,深挖教材,建立较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库,全面优化教法,在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紧密联系生活,开展契合学生实际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组织多样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面加深学生的体验,不断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铸就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学科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超学科”来啦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