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

2019-01-19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左文标

天津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要求核心阅读教学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左文标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结构要素。当前,国内新课程改革大力实行时期,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语文核心素养。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本文结合核心素养概述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状况,具体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概述

文中的核心素养,即是把语文能力作为核心要素的一种综合素养。主要涵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品德修养、学习方向、语言积累、审美情趣、学习习惯、语感、个性品格、思想情感及思维品质等。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转换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新课程改革教学要求,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二、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状况

(一)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固守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填鸭式灌输教学,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不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直接影响阅读教学实效。

(二)学生阅读视野狭窄

现阶段,很多学生都存在阅读视野狭窄、阅读量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累积优秀词汇及大量写作素材,无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无法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三)忽视学生阅读教学主体地位

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全忽视学生阅读教学主体地位。一味依据既有教案设计和授课节奏,不注重与学生展开互动模式教学。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直接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策略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形式,营建良好阅读情境

良好的阅读情境是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因素。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营建出轻松舒适的课堂阅读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黄果树瀑布》这一课节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形式,构建出轻松舒适课堂阅读情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提升。首先,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全文阅读,以帮助加深课文理解。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会课文大意,然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哪些话语是描述黄果树瀑布宽度和气势的?”待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开始播放课前选取的黄果树瀑布的视频影像。

学生观看时,教师依据视频场景转换,诵读对应的课文原文内容。如当视频镜头转换到瀑布下面的小镇场景时,教师适时诵读“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最后,当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讲道:“相信同学们经过之前的课文阅读和视频观看,对于课文内容都有了很好的了解掌握。那么,哪位同学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呢?”坐在讲台正前方的一位学生举手答道:“老师,我可以回答。描写瀑布宽度的是这两句‘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而描写瀑布气势的语句是‘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通过这样的教学应用形式,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良好阅读教学实效。

(二)参照课文改写文本,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题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照古诗内容进行文本改写。如将古诗改成白话文的形式,不但能够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还能促进语文核心素养显著提高。

例如,教师在教授到《寻隐者不遇》这一课节时,就可以在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蕴涵深意后,引导学生进行文体改写。首先,教师引领学生诵读古诗并进行诗句详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掌握全诗内容大意。这首古诗讲述的是一位叫贾岛的读书人连年赶考,始终没有高中。他经过深刻思索后,决定去深山寻找一位隐士求得帮助。在历尽辛苦到达隐士住所时,却没有能够见到隐士本人,只有童子作答徒留失意的故事。随后,教师要求学生不改变诗中讲述主要内容前提下,将古诗改写成白话文的形式。学生不但体验到独特生动的多元教学方式,更是增加了阅读能力体会。教师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更能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三)教师为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籍,积累写作词汇和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籍,鼓励学生积累优秀词汇和写作素材。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促进语文阅读良好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外,还积极为学生推荐优秀阅读书籍。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绿野仙踪》《海底两万里》《上下五千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国民间故事》《三字经》《昆虫记》《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优秀阅读书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是优秀词汇及素材累积,因此,学生一定要具有充足开阔的阅读量及阅读视角。

此外,教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书过程中,将书中优美词汇和生动素材记录整理到笔记本上。这样才能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良好语文教学实效。

(四)通过角色扮演方式,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角色扮演形式促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牧童和狼》这一课节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教学。以提升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满足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实现阅读教学实效。首先,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全文诵读,加深对于课文理解程度。随后,教师选了几位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牧童、狼以及四位村民角色。紧接着,这几位学生来到讲台前,依照故事情节及语言生动的表演了整个故事情节。其他学生看得兴致勃勃,甚至还有学生跃跃欲试,也想要扮演故事角色。教师通过结合课文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改善了课堂氛围,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五)支持学生组建课外阅读会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内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更要积极支持学生组建课外阅读会活动。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视角,显著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良好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积极支持学生在周末课余时间,组织课外阅读交流活动。阅读会需要用的书籍由学生自带或教师借阅,地点一般选定在个别同学家里或公园等安全开阔地带。与此同时,教师还对学生提出了阅读要求,即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摘录优秀词语素材的好习惯,并在阅读会结束后每人交一篇当日读书体会,以供学生互相交流和教师评改。通过这种引导方式,将阅读与写作练习有效整合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学生阅读兴趣和语文核心素养,满足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需求,实现良好教学实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结合了核心素养概述及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状况,具体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给教师同业提供一些微薄的借鉴效用。

猜你喜欢

教学要求核心阅读教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思想品德兴趣教学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培养策略
新高考对“曲线运动”的考查特点及命题趋向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