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2019-01-19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文晓越高迎秋

天津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晏子教学内容课文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铁路小学 文晓越 高迎秋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自身的学习乃至终生发展都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语文课程基础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过分追逐教学任务的达成,而采用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展开教学,恰恰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停留在基础知识传授的浅显层面,而对于学生自主挖掘课文深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深层教学尚未涉及,这就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没有得到有效拓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要求教师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深度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基础知识、阅读能力、文化素养等都能显著提高,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获得质的飞跃。

一、深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设定的总括性的要求,它对教学活动的整个环节有导向作用,它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筛选时的主要依据,也是检验课堂成效的重要标准。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把知识与能力目标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过分追求言语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过程,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丰富的人文价值。如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一味找寻知识点,把人文意蕴丰富的文本当成知识的主角,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被束之高阁,学生也会失去对阅读课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应遵循三维目标一体化的原则,着眼于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例如,在学习《白鹅》这篇精读课文时,我将授课规划成两个课时,加之它又是一篇描写动物的名家佳作,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对作者写作手法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的赏析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鹤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赏析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准确、欣赏风趣幽默的写作风格,学习仔细观察、准确描写的方法。如此一来,就使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以整合和统一,在此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品格。

二、统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知识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活动是围绕教师教学内容展开的,它影响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与处理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想使小学语文课堂有深度,教师需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统合。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拓展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和教参,应该通过自身广博的阅读视野和充分的资料铺垫,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对教材文本进行深入研读与创造性处理,从而挖掘出文本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意义,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

例如,在学习《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课文是围绕着“母爱”这一主题而进行的,所以,我在讲授这篇课文时,选择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妈妈来体会“母爱”的伟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作者相去甚远,所以很难将自己的妈妈与文中的母亲同化,有的甚至觉得自己的母亲还不如作者的母亲。这时,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我将文中母爱的落脚点归结到“好好儿活”这几个字上,并且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扩展。我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悄悄地”“扑”“挡”等动词,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母爱并非是高谈阔论,而是深邃、细腻且柔软的,母亲的“好好儿活”并不是多么高大上的言论,而是家常话,是母亲对儿子最朴实的要求。如此一来,使母爱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可感可叹,这时,我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学生对母爱的感触和理解就变得更为深刻了。

三、优化教学过程

学生在阅读中所学习的知识要想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素养,必须经过必要的学习过程。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追求教学速度与效率,用教师的教导来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期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接受知识。但是,恰恰由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忽略,导致了课堂所学知识没有及时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使学生虽然参与了学习但效率低下。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深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深层的学习过程。首先,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将教学重点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其次,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再次,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所学知识不断深化,从而被自身所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

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年代相隔甚远,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晏子的人物形象有更为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学习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改编并进行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置身于文章所描绘的历史情境中,从而促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当时晏子在面临强国时的不屈不饶、机智勇敢,用自己过人的智慧、高超的外交手段使齐国的尊严得以维护。这样的教学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响,学生都十分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因此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表演,学生对晏子的人物形象认识更加深刻而全面了。在课堂总结反思环节,我引入了一位外交官对晏子的评价,他认为“外交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晏子不过时在玩语言游戏,逞口舌之快!”我让学生对这番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赞同、否定或其他。学生对此进行了积极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了出来。有的认为晏子可能不想引发两国矛盾加剧,所以只能采用软外交的方式处理;有的认为晏子能将楚王说得哑口无言是真本事;有的学生则对现如今的外交处理方法产生了好奇……学生的质疑、评价、评论过程,就是学生积极思考、思维逐步养成的过程,如此便能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不再拘于表面,而逐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

四、重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利用教学评价能够更好地把控课堂,达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学生的成绩单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使有些学生忽略了教学过程,而一味追求学习结果,还导致高分数而低能力现象的产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深度教学时,要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使评价内容更加广泛和多元,既要基于课程的三维目标进行评价,又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变得更加开阔,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对“我”窃读的过程进行详细解读并讨论,以此对“我”嗜书、爱书的情感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进行深入理解。有的学生通过对重点句段进行朗读并加入动作表情,将“我”窃读的情境表现得活灵活现,有的圈画了书中对“我”窃读时动作和心理的描写,以此作为判断依据,并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一时间,课堂讨论十分热烈。在评价阶段,我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主动进行探究、讨论等行为进行了肯定,对学生能够深入总结概括课文思想内涵给予了表扬,从而使学生在以后学习中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不仅能够促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得到提高和积累,而且能够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进行培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但是,深度教学理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契合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研究、探索和实践,以期使深度教学发挥其应有价值,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晏子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晏子不辱使命
背课文的小偷
晏子使楚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背课文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晏子使楚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晏子辞退高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