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的应用

2019-01-17徐艳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5期

徐艳云

【摘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使用条形码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手术室器械包1410个,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5个,采用人工记录标识手术器械)和观察组(705个,采用条形码技术标识手术器械),对比两种标识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器械包丢失率(0.57%)、手术器械包标签信息错误率(1.13%)高于观察组(0.00%)、(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器械使用人员的满意评分(83.29±4.34)分低于观察组(95.45±2.19)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使用条形码技术效果显著,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1

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主要是指根据追溯手术器械的历史,以此对器械进行追踪的方式,目的是为了保证器械使用可以保持其原始形态[1]。为了提升手术质量,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提升医疗安全,采用条形码技术可以更好的对手术室器械进行管理,可以更加准确的记录手术器械处理的整个过程[2]。研究以对比方式,分析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410个手术室器械包纳入研究,研究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月。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5个手术室器械包。观察组中,小剖腹包160个,大器械包约68个,腹腔镜包约159个,骨创器械包约159个,清创器械包约159个。对照组中,小剖腹包161个,大器械包约67个,腹腔镜包约159个,骨创器械包约158个,清创器械包约160个。两组手术室器械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人工记录标识手术器械。观察组采用条形码技术标识手术器械,流程为:①登录、②主界面、③科室申领、④科室接收、⑤手术间发放、⑥科室使用、⑦追溯、⑧报表统计、包括科室申领统计(点击查看详情可查看申领物品信息,点击打印个补打印申领单;未处理的申领单可点击“修改”,修改申领物品信息,确认后点击提交)、科室库房统计(库房中物品绿色代表可正常使用物品,黄色代表即将过期,红色代表已经过期;点击过期物品回收,将红色过期物品全部回收)、科室使用统计(可查看科室使用物品的信息,可根据条件查询)、满意度调查统计(可以查看临床人员做的满意度调查表,可根据条件查询或查看详情)。⑨CSSD满意度调查,临床人员可以在CSSD满意度调查对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收送工作进行评价,勾选后提交即可[3]。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器械使用的丢失情况和信息错误情况,对比两组器械使用人员的满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手术器械包丢失率和信息错误率采用(%)表示,组间差异性采用x2检验;使用人员的满意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性采用t检验。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对照组手术器械包丢失率、手术器械包标签信息错误率高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器械使用人员的满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条形码技术进行手术器械记录,有利于准确记录手术器械的处理全过程,可以更好的对手术器械的使用过程和安全性进行分析,以此保证手术的安全性。采用条形码技术进行手术器械记录,可以避免传统人工记录的信息失误问题,更加容易辨认,避免人工失误导致的错误,可以更好的降低医院感染情况,提升医疗质量。条形码技术进行手术器械记录能记录完整的无菌物品消毒灭菌信息,以此达到对无菌物品在供应链各环节的追溯情况。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器械包丢失率和信息错误率更低,且使用人员的满意评分更高。由此说明: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使用条形码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手术器械包丢失率和信息错误率,提升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包准备的满意评分。

参考文献

[1] 厉   励,王   奕.基于条形码技术的手术室高值耗材的全流程管理[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42(6):460-463.

[2] 念金霞,叶培英,李桢鸣,等.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室器械追溯系统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5,27(12):92-94.

[3] 何玲萍,杨红波,叶丽君,等.条形码技术在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8,17(3):19-21.

本文编辑:吳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