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CCU病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9-01-17周欢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5期
关键词: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

周欢

【摘要】目的 探寻CCU病房患者临床有效的護理方法。方法 从我院2018年治疗的CCU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舒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我们应为CCU病房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CCU;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1

CCU被称为冠心病监护病房,属于一种重症加强类病房[1]。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身心极易产生不适感,不依从、焦虑不安、抑郁等情况较为显著,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至关重要。鉴于此,本研究尝试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并选取特定对象验证其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我院CCU病房治疗的病例库中随机抽取80例,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妊娠者、精神障碍者、脏器疾病严重者。其中男女比例为48:32,平均年龄为(51.3±1.5)岁,平均病程在(8.1±0.7)年。使用双盲筛选的方法将病例资料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较为相似,不会影响研究结果统计的准确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并加强输液护理,对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予以定期测量。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具体操作为:①环境舒护理:创设优质、舒适的就医环境,病房干净整洁,定期全面消毒。定时通风,合理控制温湿度。协助患者换洗衣服,保持个人卫生;②心理干预: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积极同患者交流沟通,对患者心理状态予以掌握,基于其具体情况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强化治疗效果;③疼痛护理:CCU患者往往存在疼痛感,极强疼痛护理干预尤为必要。护理人员应用心关爱患者,引导患者保持愉悦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疼痛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不予过于焦虑,并用心安慰患者。同时,鼓励患者聊天、看电视、听音乐来分散其注意力,从而缓解疼痛感。④健康教育:采用板报、挂画、宣传手册、温馨提示语等多样化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以此来强化对疾病的认知。⑤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易消化、清淡、产气少的饮食。不得暴饮暴食,食物温度适中,避免辛辣[2]。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问卷,每一项调查内容主要设定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或不满意四个选项。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值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临床观察指标采取%表示,经x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 果

通过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67.5%,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 论

CCU患者大多数属于典型的危重症患者,往往处于生死边缘,十分渴望医务人员的关爱、呵护与安慰[3]。优质护理时一种全面的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四个因素需求为基础而形成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以核心内涵为“优质”,并以此展开整体、个性化的护理,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时,获得多个层面的愉悦与放松,包括生理、心理以及心灵等,将不良应急反应弱化与消除,促进治疗耐受性的进一步增强和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在CCU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用心呵护患者,引导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确保治疗能够顺利开展,强化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针对CCU患者,施以有效有主护理,可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   晴,孙   洁,王   攀,等.优质护理在CCU临床中的运用[J].健康周刊,2017(22):1.24.

[2] 韩艳芳.人文关怀在CCU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77):112.

[3] 张桃兰.CCU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96-1496.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探讨亲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