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管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2019-01-17牛素桃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5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安全管理

牛素桃

【摘要】目的 讨论安全管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实行的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脑神经缺损,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安全管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2

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脑神经缺损,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1]。本文中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实行的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实行的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安全管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18例,男性22例,平均年龄为52.9岁。对照组患者有女性17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为53.1岁。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主要在治疗前告知治疗的各种注意事项,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在操作过程中严重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并实行用药指导,如果出现异常的情况,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在实验组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需要制定合适的护理流程,实行分层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制定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伤口护理以及用药护理。护士长需要将管理制度落实,并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好预防工作。(2)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让护理人员知道在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潜在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每周需要召开工作总结会,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在手术后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耐心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运动障碍,是否存在感觉,防止出现高血压的情况导致动脉瘤的破裂。(4)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的情况,并实行心理疏导,回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1.3  观察标准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脑神经缺损评分,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生活质量评分,脑神经缺损评分为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实行卡方进行检测。在P<0.05,差别较大。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脑神经缺损评分的情况

在护理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脑神经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别较大(P<0.05)。护理后,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见表1。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

在实验组中有0例患者为压力性水泡,有2例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为脑血管痉挛。在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为压力性水泡,有3例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有4例患者为脑血管痉挛,有2例患者为动脉瘤破裂。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见表2。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的情况

在护理满意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见表3。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异常,脑动脉腔异常扩大,颅内压力增大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动脉瘤没有出血破裂时,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头痛,乏力,视野缺损等症状,但是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根据研究发现,在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中有0例患者为压力性水泡,有2例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为脑血管痉挛。在实行常规护理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压力性水泡,有3例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有4例患者为脑血管痉挛,有2例患者为动脉瘤破裂。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小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能够找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护理前,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相比,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脑神经缺损评分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相比,比较差别较大(P<0.05)。护理后,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高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小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护理满意率上,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患者高于实行常规护理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王慧等[3]研究的安全管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中将安全管理应用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中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改善脑神经缺损,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本文结果具有相似性。

综上,在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使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脑神经缺损,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并發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玉婷,许   琼,梁可深,谭建滔.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脑血管痉挛的观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7):37-38.

[2] 司晓芳.临床护理路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1):119-121.

[3] 王   慧.安全管理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0):125-126.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安全管理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
颅内动脉瘤急诊手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