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17袁春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5期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袁春艳

【摘要】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SAQ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远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結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SAQ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2

在实际临床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病的临床表现处于急性心肌梗死和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之间,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恶化劳力性心绞痛、初发心绞痛和静息心绞痛[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说,治疗十分关键,但护理同等重要,护理有效与否可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本文将盲选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方式探究了预见性护理在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计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例数选取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在42~74岁间,平均(55.12±1.53)岁。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在43至75岁间,平均(55.25±1.5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嘱咐患者用药、监控患者病情等。

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1)评估患者资料:生活习惯、气候、心理等因素均有可能导致患者患上不稳定型心绞痛,所以,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工作、家庭和饮食生活习惯等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评估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护理;(2)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少食高脂高盐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维生素食物,吃饭八分饱;(3)用药护理: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4)健康教育:主动和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等,嘱咐患者不要剧烈运动、不要过度劳累,为预防心绞痛,必要时可适当服用硝酸甘油;(5)心理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合理的心理疏导,缓解恐惧、焦躁等负面情绪;(6)观察病情:关注患者情况,若患者出现心绞痛前兆,需马上实施相应措施;(7)防病情诱发护理:情绪受刺激、饮食习惯等均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所以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8)危险因素预见:由于患者行动不便,因此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并嘱咐患者起床、换体位时,不要用力过猛;同时要增加床栏板,从而避免发生坠床事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提醒患者增添衣物。保持病房干净整洁,给患者留有活动空间,潮湿地段,需摆放标志,提醒患者小心滑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SAQ评分情况,包括以下四项: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越高,情况越好)、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和心绞痛发作(评分越高,情况越差)。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一般与满意。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统计分析研究资料,(x±s)与(%)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与x2检验。P>0.05,无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AQ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均远高于对照组,且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和心绞痛发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30%和72.22%,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费用远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 论

目前,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因素有许多,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均有可能导致疾病产生[2]。在实际临床中,此病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上的概率偏高,且此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因此,一旦有发病预兆或发现疾病,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脏猝死或心肌梗死,不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还给患者家庭带来巨大伤害[3]。相关研究表明:恰当的护理措施能极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临床症状,每一种护理模式都有不同的效果,其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十分良好[4]。本文对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这两种护理模式进行了探讨,发现:观察组患者SAQ各项指标的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6.30%,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住院费用远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护理,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其临床应用效果更为理想,不仅能有效改善SAQ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参考文献

[1] 孟云丽,陈   玥,郭林林.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168-170.

[2] 蔡文晓,杨德梅.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1):1266-1268.

[3] 杨妙珍,廖赵林,洪明花.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8):55-56.

[4] 李   华,陈   英,蔡晓星,张慧琴.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71-4472.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不稳定型心绞痛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