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中介机构管理的思考

2019-01-17丁洁莹

天津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科技厅中介机构审计工作

丁洁莹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2)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审计要求也不断提高,因人员规模、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不足,以往政府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纷纷引入审计中介机构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审计工作。

1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现状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任务的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政策的不断更新演变,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工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早在2003年,江苏省科技厅发布的《江苏省重大科技项目专项经费审计暂行规定》(苏科审[2003]498号)规定:省拨款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重大科技项目一般由省科技厅审计处组织,特殊情况下也可委托审计;省拨款在100万元以下的重大科技项目,原则上由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与验收申请一并报省科技厅专项计划主管处、计划财务处备案,必要时省科技厅审计处也可直接组织抽查审计[1]。当时采取的管理模式为:厅审计处及项目主管部门为主导,负责或组织大多数项目的经费审计工作。随着科技计划项目数量及经费规模的不断扩大,仅靠省科技厅审计处及项目主管部门的审计与管理已远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问题凸显。

在此背景下,江苏省科技厅于2016年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进行改革,将审计中介机构全面引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审计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财务验收审计按照省拨经费额度的不同分为3个层次。省拨经费100万元及以上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须经过省科技厅备案的中介机构进行经费验收审计;省拨经费在50~100万元的项目,可由项目承担单位内审机构或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50万元以下的项目,仅需提供经费支出明细即可。省科技厅出台的这项政策,使得江苏省目前的项目经费管理形成了由财政厅、科技厅职能部门主管,项目承担单位自主管理,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协助管理,审计中介机构及财务专家队伍辅助管理的分层分级的多维经费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融合了政府的权威、项目承担单位的灵活自主、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多方资源以及社会力量的公平公正,是一套较为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抓大放小、分层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审计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将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权进行了合理划分,既减轻了项目主管部门的压力,又兼顾项目经费的有效管理,形成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2 中介机构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运行,我们认为现行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管理体系中的审计管理模式是科学、高效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中介机构审计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中介机构采取备案制,各审计中介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数量繁多,审计人员对科技计划项目的熟悉程度也不尽相同,各审计中介机构的业务水平差距较大。由于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部分审计中介机构不熟悉科技项目的经费审计,导致审计中介机构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把握不够,科研项目经费审计要点不明确,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尺度存在较大偏差,部分审计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审计报告质量较差,报告内容不够全面。

2.2 审计人员审计尺度把握不一

我们通过对审计报告进行质量检查发现,各事务所审计人员之间,甚至同一事务所不同审计人员之间对项目审计中的各类审计要点的尺度把握不一,如:对同一类问题是否披露有差异,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2.3 中介机构诚信体系建设缺失

目前,我省科技经费管理的政策体系较为宽松,给予科技经费相关主体的自由度较高,在此背景下诚信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针对审计中介机构的诚信体系建设还较为滞后。经费监管中心通过与审计中介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等方式,对中介机构提出了一定程度的管理要求,但由于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的限制,惩罚手段有限,管理力度较弱,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审计中介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提高审计执业质量的作用。

3 关于加强中介机构管理的几点思考

3.1 进一步加强审计中介机构业务培训

针对部分审计中介机构对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政策不了解、审计经验不足导致的审计质量问题,应加强审计中介机构业务培训。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一是上级管理部门开展集中培训,内容包括管理政策宣讲、审计要点解读、审计实例讲解等;二是审计中介机构内部开展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探索其他较为灵活的方式,如:采取线上经验分享、线下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审计机构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审计执业质量。

3.2 进一步增强对审计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中介机构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方式:一是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度是对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的抓手和依据,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才能对中介机构进行合规合理有效的管理。二是开展审计执业质量检查。通过质量检查,一方面可以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另一方面针对出现严重的审计质量问题,采取公开通报、计入信用记录等形式对审计中介机构加以警示,起到督促审计中介机构、提高审计执业质量的作用。三是建立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信息系统,通过电子信息管理的手段,实时获取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情况,对项目经费审计进行及时、高效的监督管理。

3.3 加快中介机构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体系建设在当前的科技管理政策背景下尤为重要。江苏省2018年出台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在科研经费使用中全面推行科研诚信承诺制。针对审计中介机构,也必须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形成完整的信用体系,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3.4 开展中介机构遴选

目前的审计中介机构备案制度,导致审计中介机构数量较多,管理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科技项目数量有限,经费规模较小,收费较低,部分审计中介机构承接科技项目经费审计的业务动力不足。通过梳理发现,有近1/3的备案审计中介机构未承担任何科技项目经费审计工作。因此,建议开展审计中介机构遴选。通过一定的遴选条件,提高审计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从而把握科技项目经费审计报告的质量,避免重大审计差错的发生。

4 结 语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管理模式总体上是科学的、高效的,但仍然存在审计质量参差不齐、审计尺度把握不一、诚信体系建设缺失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进行思考,提出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增强监管力度、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中介机构遴选等方式,提高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能力及执业质量,以期为科技项目经费审计中介机构管理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科技厅中介机构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省科技厅举行“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云南省科技厅先进表彰大会召开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关于中介机构参与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探讨
东风吹来满眼春 潮起正是扬帆时
——湖北省科技厅精准扶贫纪实
中介机构参与下联盟企业知识转移的三方利益博弈分析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涉案保荐机构在审项目原则上不停审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