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孝妇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关键技术路线分析

2019-01-16周春旭

中国水利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水控制线河道

王 宁,周春旭,杨 静

(山东省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255020,淄博)

孝妇河作为山东省淄博市的母亲河,在全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淄博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对孝妇河涉河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编制了孝妇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在全面实行河长制新形势下为河长“管河”提供操作可行、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河道管理指南。这一整治方案对于建立健全孝妇河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保护,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孝妇河概况

孝妇河属小清河水系,是小清河右岸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1 733 km2,其中淄博市境内面积1 441.8 km2,占总面积的83.2%。

孝妇河在淄博市境内河道长度为82.2 km,流经博山、淄川、张店、周村和桓台共5个区县。孝妇河流域上游为中低山区,中游为丘陵区,下游为平原区,河道坡降由南向北逐渐变缓,流域地形特点致使上中游汇流快、流速大,易形成洪灾;下游汇流慢、流速小,易形成涝灾。自2003年以来,以防洪减灾为重点,结合区域其他发展需求,根据“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属地治理、分期实施”的要求,淄博市孝妇河经过多次治理和提升改造,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周边环境也日益改善。

二、孝妇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

①排污口设置的审批许可、日常监督和违法排污的行政处罚等归口不同部门,无法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

②水功能区管理不够完善,6个水功能二级区水质目前尚不能全部稳定达标。

③孝妇河属于季节性河流,源头水源性缺水情况严峻,再生水回用率及矿坑水、污废水的利用率低。

2.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存在的问题

①确权划界尚未完全审批。目前河道干流沿线区县中仅桓台县进行了确权划界并办理了土地使用证,淄川区已有确权划界资料但尚未审批,其余区县均未确权划界。

②岸线利用管理缺少科学实施依据。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河道岸线资源需求日益加大,人水争地矛盾突出,存在盲目占用、不合理占用河道岸线行为。

③水域岸线管理执法力度不足。目前存在着未经批准建设临河、跨河、穿河等涉河建筑物及设施的问题,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违法建筑物侵占河道空间及河道内设障、围垦、种植等违法现象。

④河道防洪体系尚未完善。主要存在河道淤积、阻水建筑物多、河道过流断面不满足防洪要求等问题。

3.水污染存在的问题

①入河排污口水质不达标。孝妇河流域内规模10万m3/a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共计7处,全部为混合废污水入河排污口,尚不能够稳定达标排放。河道沿线还存在零散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现象。

②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不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及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不够完善,存在雨污合流现象。孝妇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30.3万m3/d,流域内入河废水量为40.7万m3/d,现状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区域要求。

③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孝妇河沿岸村庄及农田较多,生活污水及农业生产施用化肥、农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汇入河道;流域内共有畜禽养殖场11处,沿河养殖场污水未得到有效处理,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4.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河道淤积严重。由于河道缺乏统一管理维护,部分河段河道淤积严重,淤积深度1~2 m,长期淤积造成底泥污染,进而影响水质安全,造成河道内生物种类减少。

②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孝妇河6个水源地均划定为一级保护区,部分划定为准保护区,但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

③水功能区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孝妇河省级水功能区1处,市级水功能区6处,其中1处水功能区水质不能稳定达标。

5.水生态问题

①河流水体流通性差。由于上游水资源短缺严重,加上闸坝拦蓄影响,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差,水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②水生态系统脆弱。由于围垦种植、河道渠化、岸滩人工化等,自然湿地面积减小,湿地生态系统受人类干扰大,水生态系统脆弱,水生动植物物种不丰富。

③水土流失。孝妇河沿线一些在建项目及水源地周边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不够完善,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执法监管问题

①区域内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尚未形成。

②河道管理保护执法力量弱,执法手段和效力不强。

③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三、孝妇河“一河一策”综合整治关键技术路线

1.制定目标任务

根据孝妇河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一河一策”综合整治方案目标任务:

①水资源保护方面。一是完善确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二是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三是基本形成全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

②水域岸线管理方面。一是全面完成河道管理范围划定;二是实现岸线功能分区和用途管制;三是维护河道良好水事秩序,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八乱”现象基本消除;四是河道防洪能力达到规划标准。

③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落实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二是提升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三是有效防治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禽畜养殖污染。

④水环境治理方面。一是建立河道轮疏机制,制定河道定期生态清淤方案;二是水功能区全部达标;三是完善水源地保护措施。

⑤水生态修复方面。一是制定河道纵向连通方案,河道纵向联通程度达到优良;二是建设自然湿地,现有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三是骨干河道、重要湖泊、重点水库的生态水量基本得到维持;四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

⑥执法监管方面。落实执法责任主体,基本建成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2.关键问题解决方案

(1)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原则

河道管理范围线主要由临水控制线和外缘控制线组成,河道管理范围划定遵循各区县经济发展规划情况、河道各功能区用途及整治方案具体落实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①临水控制线的确定。a.对洪水涨落较快的博山、淄川段山区河道,现状采用矩形断面的河段,以河道河口线为临水控制线;b.对河道滩槽关系明显、河势较稳定的河段,采用滩地外缘线为岸线临水控制线;c.对淄川段樊家窝水库、留仙湖公园、张相湖湿地、张店段孝妇河湿地段及周村区梅家河钢坝闸上游段临水控制线,采用正常蓄水位与岸边的交界线作为临水控制线;d.其他河段以现状河口线作为临水控制线;e.临水控制线与河道水流流向保持基本平顺。

②外缘控制线的确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孝妇河各区县确权划界情况,外缘控制线确定分为几种情况:a.对于满足防洪要求、有堤防的河段,以堤脚外5~10 m划定外缘控制线;b.对于满足防洪要求、无堤防的河段,以现状道路边线划定外缘控制线;c.达不到防洪标准的河段,先按规划设计防洪流量核算河口宽度,再参照以上两条标准划定规划外缘控制线;d.已经确权的河段,参照现有确权资料划定外缘控制线。

(2)涉河建筑物清退原则

孝妇河是淄博市的母亲河,各区县很多重要产业沿河而建,涉河建筑物达到498处,给河流健康发展带来诸多问题。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开展孝妇河清河行动,对于河道内的违法建筑及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清理整治,对于河道岸边的涉河建筑物维护好水事秩序,根据各区县发展规划做到逐步清退,违法建筑及生产经营活动实现零增长。

(3)创新河道管理机制

孝妇河在以往治理过程中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本次“一河一策”综合整治在以治为重点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加大河道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维护手段。

①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完善孝妇河管理制度和管护标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河道管护体制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职责,充实管护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市场竞争选择优质企业,实现河道管护市场化、全覆盖,严格考核,推进河道管理标准化;加强日常巡查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孝妇河常态监管。

②建立“互联网+河长制”模式。整合水利、环保、城管、公用、国土、规划等相关行业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开发,建立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

猜你喜欢

临水控制线河道
关于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思考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一浅谈黄哗市三条控制线划定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墨痕临水欲化龙——《草书屏风》赏读
河道底泥脱水固化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
空间规划背景下大连市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工作探索
《花乱开》
《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发布
临水
河道里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