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探讨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流派唱法跨界

孟 萌

(邵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近年来,跨界之风盛行,“跨界”已经逐步成为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发展的一种时尚之风,相关的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然而,声乐跨界背景下的演唱会同以往的声乐演唱方式具有较大差距,如果不加以专项训练,那么会直接影响声乐跨界演唱的最终效果,所以加强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专项研讨是当下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分类

(一)以教师跨界授课情况为依据

在该种分类依据下,声乐教师跨界演唱风格与行为的情况会对最终的演唱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如果声乐教师各自有明确的声乐艺术流派归属情况,但是如果实际教学中存在区别于自身流派归属的声乐跨界行为,如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向区别于自身流派归属的学生传授自己非专业的唱法艺术,这种声乐跨界训练方式一般可以面向于不同学生个体开展涉及不同演唱技术、方法、风格的教学指导。又如,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训练中,声乐教师自身具有某种特定归属的演唱艺术流派,但是可以针对某一位学生可以开展涉及多种声乐演唱技术、流派与风格等的声乐演唱训练行为。上述的这两种以声乐教师为跨界授课主体的声乐跨界演唱训练都属于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方式,在提高学生声乐跨界演唱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学生跨界学习情况为依据

基于声乐跨界演唱训练中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同样会对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实际的训练中可以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合理训练。比如,如果学生个体自身的嗓音声部与类型等生理条件有所不同,但是在实际的歌唱训练过程中涉及到与教师演唱声部、唱法技术以及演唱风格等各不相同的跨界训练方式,那么就可以使学生接受声乐跨界训练。又如,学生在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某一种特定流派的声乐演唱技术和风格的基础上,如果改唱、改练或改学另一种声乐流派的演唱技术与艺术,那么这时候他们的训练同样属于跨界训练行为。上述的这种以学生跨界学习情况为依据的跨界演唱训练行为同样归属于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方式范畴。

二、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对策

(一)采用不同的声乐流派演唱体系训练不同学生

该种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方式对声乐教师的演唱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需要他们具有声乐跨界演唱教学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在面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跨界演唱训练活动中,教师自身必须要充分熟悉和掌握他们所教授的各种差异化声乐流派的演唱体系、方法、技术与风格等,并且可以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声乐演唱流派的演唱技巧、方法与技术,这是他们顺利开展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重要依据。比如,在指导学生分别开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过程中,声乐教师自身必须要充分了解与掌握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艺术特征、演唱风格、技巧方法以及它们训练的具体步骤、方式方法与技巧等相关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开展的声乐跨界训练和以往教师采取不同唱法教授不同学生的训练方式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性,它们所采用的训练内容、训练方式方法、技巧以及路径等均与以往的声乐演唱训练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唯一不同的教学训练方式体现在以往原本应该由两位声乐教师胜任的声乐演唱训练任务变成了一位教师来统筹完成。因此,针对该种类型的声乐演唱训练,教师自身必须要注意加强自身的专项训练,确保自己可以具备多种声乐流派方面的演唱训练技术与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声乐跨界训练。

(二)采用不同的声乐流派演唱体系训练同一学生

该种类型的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方式不同于上述面向于不同学生的训练方式,这主要是由于其不仅考查声乐教师自身的跨界能力,同样对学生个人的声乐演唱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从声乐教师演唱训练角度来讲,声乐跨界演唱训练中教师除了要面对上一类跨界演唱训练中的问题外,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合理选择那些适宜他们当成跨界训练的唱法及内容。在确定跨界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声乐演唱需求和能力情况等,合理地确定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步骤、方式方法与技巧等,力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他们想要训练和掌握的不同流派的声乐唱法技巧与技术,以及如何有效地认识、辨析、把握与驾驭不同流派声乐唱法的技术规范与艺术处理方法等。此外,在指导学生开展声乐跨界演唱训练期间,教师要对那些不同流派声乐唱法中可能造成的歌唱发声生理机能紊乱等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比如,在指导学生训练声乐跨界训练期间,教师要首先使学生确定哪一种是主要的唱法,切不可鼻子眉毛一把抓,完全统一训练学生的不同声乐唱法。

总之,声乐跨界演唱训练的类别众多,但是从整体上可以划分成以教师跨界授课情况为依据和以学生跨界学习情况为依据的两种类别。在实际的训练中,教师要注意针对采用不同的声乐流派演唱体系训练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声乐跨界训练制定差异化训练方案,力求全面提升声乐跨界训练的效果。

猜你喜欢

流派唱法跨界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百川何以争流
——关于戏曲流派传承的再讨论
跨界通平台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