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教统一原则下的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路径研究

2019-01-15王朵朵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管教教育者统一

王朵朵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现如今,各大高校都主要以全面协调发展为基础,实现学生的教育管理机制。随着高考报考人数逐年上涨,各大高校也顺应形势屡加扩招,这一现状在加速高校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许多高校教育问题逐渐显露。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与个人信念也愈加分明。显然在此种前提下,之前的刚性管理模式以不再适应于如今的高效管理教学。依据如今的教育管理形式与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行业内教育者也提出一种创新的以管教统一为基本原则的创新路径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何为管教统一

所谓管教统一,便是要打破陈规的刚性教学,实现以人为本、柔性管理为基础的一种管理教学模式。而这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恰好也与现在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不谋而合。管教统一,其重点便是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在以往的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许多教育者已发现刚性的管理措施与制度已成为一种教育弊端,在此种约束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被发挥出来,更遑论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管教统一便是要将学生置身于管理的核心,学生为主体,在打破刚性管理的同时更推崇以柔性管理为主的一种感化式行为方法。从学生自身入手,调动其感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性。

当然,既已是管教统一,所追求的便是管理理念与教育理念的高度契合。这对于现在的高校人员构成也是一个挑战,教育相关部门与管理相关人员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二者需要相互磨合以达融合的目的。此外,高校在文化、制度、环境上实现统一也是将管教统一作为主要管理准则的高校的必经之路。

二、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

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现状出发,无论是从前的刚性教育管理还是说现在所提出以管教统计为基础的柔性教育管理来说。其本质都是一致的,都是要追求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教育管理理念。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在逐步更新,但由于短时间的扩招所导致的高校教育管理者能力层次不齐、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受到阻碍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首先,在如今的教育现状,许多管理者的能力素质都与其自身的工作岗位不相匹配。在现如今的高校管理中,学分制仍然是各大高校的主流方式。而由此所产生的一些弊端,各大高校也力求以学生团体、社团的形式去给予平衡。但造成这一局面的除了现有的学分制的发展并不完善以外,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其自身的思维模式与工作形式难以与现代的社会思维接轨。如今高校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以中年为主,其受教育的时间也正是应试教育、刚性管理教学的鼎盛时代,这些管理人员无法突破从前所受的教育以及老式教育理念的桎梏。这样也不利于高校的新形势管理。

其次,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高校虽追求综合素质,但许多发展并不久远的高校没有之前的沉淀与积累,很容易造成比重失衡的局面。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力发展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无意识的削弱了学生学术研究的比重。许多学校、学院的分配权力都无法落实到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的学生上。如此一来,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权力、资金也在各式的权利下受到了打压。而这也间接产生了教育水平退后、学术水平失衡等的负面影响。

再者,受社会背景的影响,现如今的高校学生大多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的自我认知度较高,在家庭环境以及亲戚的期待下也都富有很强的自我约束与成才愿望。为何寒门再难出状元,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下,学生的成才愿望越来越清晰明了。而好的家庭环境也能够带给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更加健康,他们有足够坚强的后盾促使他们坚定不移向前走,从小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让他们能始终如一对待他人。现在学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上涨严重,这也导致许多高校甚至是名校发生了一些让人万般叹息的命案。当然,这一切都与学生的教育理念无法分割。

三、如何在管教统一的原则下实现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

在高校中,各个教育者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便是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达到最终的教学质量的飞跃。但若要实现这一点,各大高校自身也明确需要将管理理念与教育理念相统一的管教统一原则置于中心基础地位。唯有达到管理者与教育者双优的局面,在实际事件中不断改进、优化。这条富有潜力的创新道路才能够稳扎稳打的走下去。

(一)赋予优秀管理者、教育者以双重身份

现如今的高校的管理模式大多都是以学校分管学院的两极化管理为主。就管理方面说,许多高校的管理人员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首先,从管理人员的职业出发,许多高校的管理者都是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人员,他们都只单一的参与管理相关的工作,却很少与学生教育甚至是生活有更多的联系。他们很少与学生沟通,有些管理者甚至从未与学生沟通。如此的管理模式怎能达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又怎么能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探寻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呢?

再者,目前有些高校的管理人员的聘任更加考虑其工作经验从而忽视了管理者的学历与综合素质。管理人员与教育者的素质不相统一,其探讨问题也很难达到一致。

其实关于在管教基础上的教育管理方式,早在我国古代便有先例。古时的书院等地,其管理学生的人员也多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学究们。各大高校也可以效仿此法,从优秀的教育者中挑选出也具有管理能力的教师,给予其双重身份。也可以在聘任管理者时,加强其综合素质的把控,也赋予管理者双重身份,让其教授学生思政或是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从而达到真正的管教统一。

(二)优化各方面的机制、完善各式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单一的课堂教育早已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核心。如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在取代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中的主体地位。但如今的管理与教学就像两条独木桥一般,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这也要求高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们自身便要首当其冲地进行各自的融合。逐步开拓以柔性管理为主的机制与制度,让高校的教育更添以人为本的人性色彩。如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最终的教学相长。

(三)构建现实、合理的权力运行机制

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的权力大多还是权力过于向上集中。既然要实现管教统一,那权力方面尤其是学术方面的权力更好的处理方式还是向下细分。高层管理人员在维护学术自由的同时也要更加严谨的保证学术相关制度的规范化,防止有人以此钻空子。当然,更多时候还是以层级模式为主,层层递进,达到真正以管教统一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不同于九年义务教育或是高中的教育模式。高校的教育管理更具有双重性。而本文所探寻的以管教统一为基础的新模式便是在具有强烈正确价值观的青年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帮助大学生在不断地自我升华和自我认知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猜你喜欢

管教教育者统一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统一数量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