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非法校园贷危机思考

2019-01-15黄燕娟岑俊峰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鹏网贷案例

黄燕娟 岑俊峰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小宣(化名)是一名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名义相继在十几个网贷平台贷款借到20000余元并借给学生小鹏(化名)“创业”。两人经口头约定:小鹏逐月将金额打入小宣账户以便还贷,直至贷款还清。然而几个月后,小鹏休学失联,小鹏家人拒绝承认小鹏借款事实,家境贫穷的小宣因无法及时还款而承受巨额债务、网贷公司催债以及同学质疑的三重压力,个人的心理、生活和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

该案例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两个大学生之间的借贷关系,属于大学生事务管理的范畴,但问题的核心是“校园贷”。因此,本案例的主要问题转移到了社会信用危机和大学生价值观、消费观、学习观、人际观的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一、案例具体解决方法

针对本案例,学校首先可以通过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三个维度来解决小宣的困境。接着根据案例所引发的具体问题,给在校学生发出警示。最后通过案例认识当前教育的缺漏,加强学生观念引导。

(一)信息核实。学校得知学生贷款事实后,应第一时间联系学生确认事件真实性,及时安抚该学生的情绪,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制定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二)着手解决。确定事件真实性之后,通过“找”、“谈”、“劝”三个方面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

1.“找”——根据小宣对事件的描述,首先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虽是口头约定,但商议借钱时的聊天记录、转账信息以及通话录音等都可以作为起诉小鹏的证据。学校应帮助小宣与小鹏一家人协商,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小宣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寻求法律咨询和帮助,找专业人士解决事情。

2.“谈”——校园贷监管力度弱风险大,关于“网贷”“裸贷”的负面新闻也很多。事件发生和小宣本身法律知识、合同意识、诚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匮乏相关性大。大学生需明白自己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要积极面对现状,寻求解决的办法。要意识到“知法、懂法、用法”的重要性,做事三思而行。除此之外,适当的安抚可以减轻学生因为经济损失和恐惧心理造成的负担和无助,避免学生一时想不开酿成悲剧。

3.“劝”——虽然学生已经成年,但校方依然有义务把学生的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学校需将学生的欠债情况、人身安全问题、拖延还款导致高额利息问题、学生个人诚信记录问题以及借方小鹏的最新情况通报学生家长,避免后期家长和学校产生冲突。

(三)情况通报。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最终无力偿还的事例层出不穷,大学校园也演变成网贷重灾区,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也会接踵而来。因此,学校应对大学生网贷情况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信息保护、理性消费等方面的教育。

(四)后期跟进。经过网贷事件后,小宣和身边同学的学习、生活、人际等都会受到影响和改变,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关注和引导格外重要。学校应开展非法校园贷主题班会和讲座,指导学生防范不合法的骚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只有更加清楚和理性认识校园贷,学生才会由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和冲动转变成一种理性认识,自觉抵抗不理智超前消费的行为。

二、整治非法校园贷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风险教育,提升自身法治素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学校和老师不断督促和教导。大学生是一群既喜欢冒险和尝鲜,又具有“欠理性”、“自制力弱”、“消费欲强”、“防范心弱”和“不顾后果”等特点的成年人。因此经常做出与实际社会身份不符的事情来。因此,学生的风险教育,法律知识和合同知识的普及,个人身份信息保护的警醒都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非科班出身的老师需主动学习和汲取法律知识提升自己,而后才能给学生传达正确的、全面的、有效的建议和观念。

(二)加强校园管理,设立金融中心。目前多个高校出现的学生网贷案例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学生没有还款能力引发的危机。其中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来缓解债务的学生不在少数。基于此,学校可以设立学生金融中心,所有进入学校宣传的网贷平台都必须在金融中心备案,所有学生贷款也必须通过平台登记在案,避免再出现恶性事件。

(三)校园各职能部门共同发力,清除不良宣传。规范校园贷款不只是高校的事,也不只是学校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单从高校方面来看,除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还需要切除不良宣传的来源。这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迅速有效地把不良宣传拒之门外,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洁净的学习环境。

猜你喜欢

小鹏网贷案例
No.7 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营收74.5亿元,同比增长152.6%
小鹏P5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小鹏的生态梦想
浪口上的小鹏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