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析

2019-01-15肖心明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高职教学模式

肖心明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1)

明确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特点:涵盖范围广、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等,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加强课程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构建一体化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对电子技术理论学习,便于将理论知识有效渗透在岗位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更好的兼顾了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职业性和高等性。

一、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推动了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我国高职电子技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不合理、课程教育模式不够创新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课程教育改革没有发挥出相应的指导作用,无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1]。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高职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涉及面很广,涉及到相应的电子、电路、电机等内容,同时还涉及到一些自然定律、物理现象、数学分析等,作为普通物理学和高中数学的结合体。在安排课程内容的时候,公共基础课程占了很多课时,没有将物理现象、高中数学等内容有效的渗透其中,对数字电子技术内容的安排太少,同时电子技术有关的例题少,体现了基础理论,影响到课程改革。

(二)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开展电子技术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固定模式教育学生,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固定,不能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思路受到限制,无法展示出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意识和自学能力,在获取知识的环节过多的依赖老师,这不利于学生认知和专业技能提升。

(三)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对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育的理解不够深,自身掌握的课程教育内容无法帮助学生提升技能,影响到学生的认知[2]。一些教师对高职电子技术教学课程内容的掌握不够,在指导学生的环节,无法及时、正确的引导他们,没有树立与职业导向为目标的教学观念,因此影响课堂教育效果,整体高职院校发展受到制约。

二、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途径探析

(一)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科学的安排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和专业能力,以职业导向为教育目标,加大对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积极将相应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子基本理论、电子自动化操作、如电压表、万用表等设施,掌握电压、电流、电功率、电阻、电能的测试等内容安排进来,便于学生加强对电路参数计算过程的学习,根据实际需求,将电子元件、电路图正确接线、电路检查、线路故障等相关知识渗透在课程内容安排中,促使学生可以制作简单的电路板,并进行装配焊接[3]。

(二)教学改革创新过程

创新教学改革设计,认真做好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总体规划,以教学方法创新为主线,大力培养技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很好的适应岗位工作需求。了解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完善目前的实训条件,给学生创设一个更为优良的实训环境。找到教学模式改革与岗位工作的契合点,及时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将电子技术课程专业引入改革轨道,加强对教学改革设计的创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欲望。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推进课程专业建设,以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主,对行业工作进行重新定位,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将高职电子技术教学培养目标落实在岗位工作中,引导学生主动对电子控制技术装置、电控装置、稳定系统等加强关注,促进行业技术的再次飞跃[4]。

(三)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以此推动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序进行,培养技术型人才,在闲暇之余,自觉学习相应的教学内容,借助互联网、计算机等途径学习高职电子技术教学技能,不断提升、丰富自己。树立以职业导向为目标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与学生一起探索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加强实践,从而和谐师生关系,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了解高职电子技术教学现状,从而发现当前课程教学问题,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改革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指引学生,帮助学生实现技能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高职教学模式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