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自杀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2019-01-15杨秀清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初中生生命心理

杨秀清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2018年10月,湖南衡阳某中学晚自习课间休息期间,三名初三学生服用处方药自杀,一名女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两名男学生脱离生命危险;2018年10月,安徽宿州砀山中学中学初三某男生凌晨2点从宿舍坠楼抢救无效死亡,经公安机关鉴定为自杀……最近关于初中学生自杀的案例不断浮现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看后令人心痛:那么年轻的生命,正是蓬勃成长的花季少年轻易的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何其重,他们为何如此决然而不悔?

一、初中学生自杀影响原因

初中生自杀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可以从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等几大因素进行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是孩子成长的始源地,家的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等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生活态度、思想观念等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1.家庭夫妻关系不和睦。一些家庭夫妻关系不和,夫妻双方为家庭琐事,就当着孩子的面争吵,孩子的心情阴郁。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说话,但父母亲的争执不停,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长期处于父母的凌乱争吵中,导致孩子认为在这样家中没法清净,生活也没有意义。

2.家长对初中生的溺爱。现在的初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大部分学生安乐有余,忧患不足,从小没经历过磨练,家长对孩子过度的爱护,什么要求都满足,促使孩子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初中生情感脆弱,自身心理受挫能力太差,很难接受压力。

3.与孩子的沟通不力。21世纪以来的初中生大多数是通过电脑手机网络来认识社会,获取信息,好多学生成为网迷。许多父母工作忙,少与孩子沟通,不知道他们每天的想法做法,更听不懂他们的网络语言,初中阶段的孩子在成长,而家长与他们的距离却在拉大;跟父母相比,初中生们可能认为电脑手机才是最亲的朋友,宁愿把自己的心事在网上“说说”,在QQ签名,在微信发“圈”,也不愿意向父母打开心扉,吐露心事,甚至遇到重大压力时都不愿意向父母求助。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习方面,压力过大。现代教育提倡搞素质教育,口口声声说要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但实际情况是:初中的孩子们要面临中考,能否就读一个好的高中对孩子有很大影响,所以初中学生学习竞争强烈,“好学校”之争依然火爆,学习压力比较大。有些初中生就是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怕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而选择放弃年轻鲜嫩的生命。

2.学校老师与初中学生沟通不畅。好多学校初中老师本身上课较多或其他原因,课后较少与其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也主要谈学习问题;部分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引起重视,“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认真的实施。

3.初中生在学校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少数学校,学生间存在“校内团体”行为,高年级的同学常组成帮派,专门欺负低年级的学生,导致部分学生经常受到威胁甚至殴打。

(三)社会复杂环境的影响

电视网络媒体特别是影视的误导。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认为:自杀具有渲染性,特别是受示性较强的未成年人。有些孩子还会模仿许多影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自杀镜头:江苏徐州的一名8岁的小男孩在家和妹妹看电视,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一名女子上吊自杀的镜头时,小男孩非常好奇,他随即找来了一根绳子,系在窗棂上,学着电视里的镜头将自己小脑袋伸了进去……最终失去了生命;近年来影视明星自杀现象越来越多,许多初中生甚至不懂自杀的本质结果,只是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的一种盲目模仿。

(四)自身原因

1.人格缺陷。部分初中生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且耐受力较差,一个普通刺激就使其难以承受;有的心理有强烈的孤独感、痛苦感,这种负性情绪长期积累,一个偶然因素即可诱发初中孩子轻生想法的产生。

2.心理发展发展不成熟。处于青春前期的初中生,心智发育不健全,情绪控制能力较差,面临考试升学、交友恋爱等矛盾时,缺乏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面对问题无法解决可能就出现自杀,企图“一了百了”。

二、对初中学生自杀现象的应对措施

(一)让初中生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

初中生的自杀行为频繁发生,轻易放弃生命,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不尊重生命,没有正确的认识生命。

生命是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人的生命呈现三种形态:一是生物学生命—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身体本身;二是精神生命。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有大于生物学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会开拓创新、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三是价值性生命:我们经常会思考“我是谁”“我为何而活”“我将如何更好的活”,会探讨生命的价值。许多初中生常常只认识到了生命的自然性而没有完全认识生命的精神价值,他们不清楚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容易放弃生命。我们在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让这些初中生充分认识真正的生命是什么,其价值在哪里,教会初中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让初中生了解死亡并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死亡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人对“死亡”都很避讳;何为“死”?死就是进入到另外一个时空;死就是一种解脱,“死后会到美好的世界,那里可以无忧无虑”,这些解释会造成初中生错误的认识死亡。死亡是什么?死亡是生命的消失,死亡让自己解脱但造成亲人的巨大痛苦,死亡并没有让所有的烦恼都消失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要让初中学生们认识到死并不是那么美好,要认真的审视,认真对待。

(三)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创造优良环境,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首先营造和谐家庭环境,让家真正成为初中生成长的摇篮。“望子不一定成龙”。家长对初中生的期盼和要求得根据初中生的现实发展状况,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智力状况怎样,基础知识如何、有什么爱好和兴趣、自身有哪些特长等信息,对初中学生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期望。如果家长要求过高,只会增加初中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夫妻矛盾冷静解决,不要当着初中生的面就“开战”甚至武力解决;家长多与初中生沟通多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及时了解初中生成长中的烦恼与苦闷,帮助、支持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形成坚毅的优良品质。

其次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给初中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培养初中学生的受挫力,让学校成为初中生发展的沃土。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学校尽量减少学生学业负担,丰富课外生活,在课余时间开展与学生年龄适应、满足他们需求的活动,营造能最大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的自由空间;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充分理解生命价值,学习调整情绪的正确方法,适当进行挫折训练,增强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有社会加强公众意识、责任担当,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多报道正能量的事件,营造健康向上生活氛围,倡导积极的生活理念,让初中生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最后家校共同协作,早期诊断,危机介入。自杀行为常常会有一些预兆。比如语言变化,有些初中生在自杀之前可能会说些“生活没有意思”“真想死了算了”等这样的消极语言,还有的会莫名的对家人说些“如果没有我……”等奇怪的话语;比如行为变化,许多初中生自杀前可能会旷课、逃学、不落家,或者还上借下的同学的钱、书等;或者突然问起并关心对他很好的某个长辈;有的还会有生理变化,许多初中生自杀前可能会难以入睡、食欲差、身体容易疲劳、体重突然下降等。家长及老师要时常关注孩子,一旦出现以上这些苗头时,可以及时给予孩子情感支持或者寻找专门机构进行心理援助,及早介入,让孩子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念和勇气。

社会不断发展,初中生们的未来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许多的困难,家长和老师得帮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生活,积极应对,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勇敢的姿态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初中生生命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小测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心理感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