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当求妙合

2019-01-15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狄金森诗化语法

龚 刚

(澳门大学 中文系)

翻译是为了打破语言障碍,信是第一位的。要做到信,不光要还原本意,还要还原风格,当雅则雅,当俗则俗,当文则文,当白则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严复有信达雅说,钱锺书有化境论,顾彬(Kubin)有超越原文论,诺奖得主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有诗化论(poetry is what is gained in translation)。我认为,理想的文学翻译应是“妙合之译”(可译为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波德莱尔名作题为Correspondence,意为契合)。妙合者,译者与作者悠然神会之谓也,如傅雷译罗曼·罗兰。

妙合是新性灵主义(见《七剑诗选》前言,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在译论和译艺上的体现。文学翻译亦须闪电般的照亮与灵感。所谓神会,是领会其精神,不是不要形式。若无神会,难得其真。神形兼备才是妙合之译。神会是态度,是过程,神形兼备是结果。从认识论高度而言,神会是凝神观照,默体其真,近于伽达默尔所谓视野融合。

诗与哲学都以创造性使用语法的方式表达特殊意涵,如美国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歌喜欢违反语法常规使用大写。俄国形式主义又称语言诗学,主张突破常规表达与日常语言,令人发现习焉不察的常见事物的本真面目。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奇异化的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让石头成为石头。雅各布森则进一步强调陌生化效果。Robbins的诗观也是什、雅一脉,他所谓fucking around with the syntax,可译为操弄句法。

从中西诗歌与哲学的大量语用实例可见,个性化或诗化的表达常常有意突破语法常规。Garry认为,如果你是rap artist,“Then all rules go out the door, and you is becomes acceptable.”

狄金森的诗歌极具个性,又富于神秘体验,以难译著称。译其诗,须有闪电般的照亮与灵感,方能达妙合之境。

猜你喜欢

狄金森诗化语法
如果回忆即遗忘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论西夏偈颂的诗化——以西夏文《贤智集》为例
跟踪导练(二)4
如果想起就是忘记
参考答案
浅谈创设诗化的语文课堂
谈赫拉巴尔“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诗化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