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文化载体建设研究*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1-15傅祥威

山西青年 2019年24期
关键词:载体社团志愿

傅祥威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立德树人文化载体建设体现着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体现着培养“德技双馨”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求;文化载体影响着学校的美誉度和品牌力,是学校发展的内部重要促进力量,是立校之魂。把文化载体建设纳入“三全育人”工程,不断完善机制,必将推动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立德树人文化载体建设,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成效明显。在文化载体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行探索创新,打造了“机电文化”的特色模式。在此基础上,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先后获得广西文明单位、广西和谐学校、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等多项荣誉。立德树人文化载体的建设,增强了学校软实力,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开展特色活动,建设工匠文化载体

围绕学校“机”和“电”的办学特色及办学优势,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和运行机制,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营造“工匠精神”教育氛围,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围绕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设置涵盖传统文化传承、艺术设计、职业技能比拼等数十个赛项,作为给学生提供技艺交流、才华展示和能力提升的综合平台,培养大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品质,展现他们开拓奋进的精神面貌。

举办“多彩机电”艺术展。艺术展活动面向全校征集作品,包括设计、美术、书法、摄影、影视、首饰、手绘、模型、VR等多种类型,经过专业评选后在校园内进行集中展示宣传。将“多彩机电”艺术展打造为弘扬创新创造精神、展示艺术教育成果、提升职业技艺能力的平台。

举办“金钻”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金钻文化,源于“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与学校校训“自强弘毅、知行合一”和“工匠精神”等核心文化一脉相承。举办此项活动,与学校“技术自强、技术自尊、技术创业、技术人生”办学主张相吻合。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主要评选范围为一年来在全校各教师团队、各班级、各专业、各团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在国际级、国家级、自治区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重大荣誉,在各类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中获得重要奖项等。以此激发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举办“星火杯”工作过程知识比赛。学生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类资源,对所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研,最后按照既定格式形成研究成果并进行展示和现场答辩。通过比赛,帮助更多大学生建立合理的岗位认知,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学生活。

二、打造五彩之路,建设志愿文化载体

设立青年志愿服务学校,践行“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培训班,将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化,以“哪里需要,我们就在哪里”为志愿口号,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五彩之路”。

红色爱心之路。通过树立特色品牌、搭建参与平台、创新长效机制,将实施学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项目与文明创建、思想道德建设等各项工作相结合,融汇于大学生教育全过程,让践行雷锋精神、追求崇高价值真正融入生活、深入人心。通过开展敬老院系列活动、社区“育爱工坊”系列活动、“爱心衣加衣”志愿活动、无偿献血活动、“希望花蕾”支教活动等活动,打造红色爱心之路。

橙色扶贫之路。组织广大青年特别是建档立卡户学生,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以志愿服务方式为贫困地区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责任感,提高社会对扶贫工作及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通过开展“青春核动力”核桃管护、“与第一书记同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创客集市”扶贫项目推广与产品销售活动、扶贫日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活动,打造橙色扶贫之路。

蓝色技术之路。以电子科技协会、移动通信科技协会、计算机协会、机械创新协会等学生社团为载体,把掌握的科学技术利用到活动中。建设一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大学生人才优势,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把“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基地”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居民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通过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手机义务维修活动、计算机义务维修活动、车辆义务维修活动等活动,打造蓝色技术之路。

绿色环保之路。号召广大学生学习环保知识,身体力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带头美化和保护环境。通过开展“美丽广西·青年在行动”义务植树活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宣传活动、环保教育活动、“保卫母亲河”邕江环境整治宣传与实践活动等活动,打造绿色环保之路。

紫色创新之路。在志愿者活动开展中,加强平台建设,开展多种多样且与时俱进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强化建章立制、树立规矩意识。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学院”培训活动、大型活动志愿者系列活动、“净网工程”网络志愿者活动等活动,打造紫色创新之路。

三、强化实践育人,建设社团文化载体

以“实践性”为核心,搭建社团的实践平台,深化社团实践育人功能,打造金钻文化品牌社团。

以专业技能型社团为载体,强化匠人精神培育。为加强学术科技类社团指导,由学校各系专业团队分别担任相应的业务指导单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和举办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如新视摄影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电子科技协会、建筑工程协会、移动通讯科技协会、新时代焊接协会、计算机协会、人力资源协会、智能制造协会、英语爱好者协会、网络与信息技术协会、商贸与管理协会等社团就由相应的系部专业团队进行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以传统文化类社团为载体,强化传统文化传承。以翰迹书画协会、武术协会、相思湖茶艺社、民族乐器社等社团为依托,通过开展培训、展演、竞赛、展览、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深切体会,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以文化艺术类社团为载体,强化学校美育发展。积极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美术爱好者协会、音乐协会、民族乐器社、吉他爱好者协会等文化艺术类社团的作用,充分利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推动美育发展,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猜你喜欢

载体社团志愿
缤纷社团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以志愿,致青春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志愿中国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