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浅谈

2019-01-14李耀武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乌鸦探究教学模式

李耀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快乐阅读中锻炼思维,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教师要面带笑容,和蔼可亲,愉快地和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想读、愿读、乐读。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课《古诗二首》中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先播放轻音乐,然后用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奇丽、雄伟、壮观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声、像情境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诗的意境,心随情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油然而生。

二、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因为在这种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想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总是想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这种旧的阅读教学模式很难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

1.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切记不要把课堂提问流于形式,不等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就给出答案,而是应当给学生一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与讨论。否则,学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若是单纯地等待教师给出的答案,也就谈不上学生在课堂中的质疑了,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2.激励学生大胆提问。怀疑是思考的起点,是进行思维创造的重要基础环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即便学生提出的問题非常简单,教师也要耐心引导。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习热情就会不断增强,这无疑会增加学生阅读的有效性。

3.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好的“引导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意点拨能使学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情境。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读书有目的,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阅读是生活中的积累,教材只是提供“案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对书本上的案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再去阅读,更容易理解案例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及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提出“还有什么办法让乌鸦喝到水”时,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把瓶子推倒来喝水,有的说找根吸管来帮助喝水,也有的说把瓶子的上半部分砸破来喝水。这些办法对于乌鸦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让学生积极发言,只要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教学这篇文章时,还可为学生准备《狐狸和乌鸦》这篇课外阅读的文章,学生读后,有的学生提出:这乌鸦如何变得这么笨了?它能够想到用石子填满瓶子喝水,为什么嘴里的肉却被狐狸骗去了呢?由此可见,乌鸦还是不如狐狸聪明。针对学生的思维,不能简单给予否定,而是要站在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上进行合理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和摸索,结合学生的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了解语文的美妙和神秘之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阅读。

猜你喜欢

乌鸦探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设问引导探究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乌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乌鸦喝水后传
乌鸦搬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