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提升的实践

2019-01-14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曹宝明

家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生命观课外生命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曹宝明

一、提升生命观的意义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促进学生形成并提升自身的生命观,就需要知道提升生命观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从而才能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生命观的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生命观的提升与发展。

(一)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生命观内涵的传达,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据这些年来的调查表明,我们国家的青少年,同比与其他国家的青少年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对于这些年来全球的科研前端和最新科研成果知之甚少。生物学科本身就属于前沿科学。但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仅仅只是对以往的成果进行感悟与了解,并没有深入结合当下科学热点,展开课程教学。所以就导致了学生到了毕业也不清楚到底什么算是生命科学。随着这些年来国家在教育指导理念中的更新,已然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必然少不了对学生展开生命观的教育。

(二)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对生命观的感知,可以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对于我国学校课程教学来说,其中高中阶段课程的学习压力可以说是最大的时候。在这些年来频繁有学生因受不了学习压力而轻生,其中不乏农村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通过生命观的教育,从而教会学生重视自己的生命,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命观教育的时候,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平时的课程教学所学习的内容都是一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知识。长此以往,课堂教学容易变得沉闷,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下降。对于农村地区教学来说,教学效率又是极为要紧的事。因此,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一定的生命观教育,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感受,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升生命观的策略

正是因为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命观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和提升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生物课程教学效果。

(一)提高高中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

首先,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提高高中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从而促进生命观在课堂上的落实。对于生物课程教学来说,其本质就是让学生感受到这个地球上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生物,只是区别于平时的认知,是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感知。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便需要利用课程教学中的这一点,加强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从生物圈到细胞》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并知道生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让学生先初步进行生命的感受。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关于生命自然的短视频给学生观看,从而让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生命的认知。

(二)通过教学实验,感受生命

其次,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实验的反思,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命。对于生物课程教学来说,它既然属于理科课程,自然是需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设计一定的生命实验环节,从而让学生进行感受,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感受。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统一性,从而通过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生命的感知。针对这一课程教学,在上一节课程教学中,学生已然知道生命的活动是建立在细胞上的。因此,在这节课程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让学生观察细胞,从而认知细胞是如何活动的。并且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细胞之间的差异,以此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与感受,促进学生生命观的发展。

(三)通过课外实践,提升生命认知

最后,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因为教学环境比较天然,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从而通过实际的实践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观。但是在课外实践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不能认为农村孩子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便有所忽视。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知道光合作用到底有什么意义。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实践。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到校园进行观察,看看光照处的植物,与昏暗处的植物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即便是在光十分微弱的地方,依旧能够有生命成长,进而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课程知识传授,还需要让学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生命观,从而通过生命观的提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此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生命观课外生命
小满课外班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