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习作兴趣

2019-01-14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黄洁婧

家长 2019年16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游戏

□福建省霞浦县第三小学 黄洁婧

学生怕习作,不想写、不会写,把习作当成是沉重的负担,“望文生畏”,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习作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应思考如何在根本处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想写、乐写。让习作成为孩子真实情感的喷发,积极主动地习作,从内驱力着手,做好习作兴趣的激发工作。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内动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学生怕习作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无从下手,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而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想写的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作文就成了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而游戏恰恰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于是在指导学生写《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先带领学生举行“大家来找茬”的游戏活动。上课伊始,就利用“问卷星”APP对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做了调查和统计,而后引入“大家来找茬”这款小游戏。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采用PK形式的在线比赛,点燃学生的活动激情。在活动过程中,用激励机制,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观察选手的动作、语言、神态及“观众”们的情绪和整个场上的氛围等。并通过采访选手,真实让他们表达游戏过程中的体验。采访台下观察的学生,反馈比赛中选手的动作、神态、场上氛围,内心的感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由此可见,文章的产生是以说为起步的。但要注意的是说也必须有分寸,不是越多越好,应该让学生注意说的范围、说的素材,各个年段说的要求也不同。在说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选词用句,前后连贯,展开合理丰富的想像,分析说的质量如何。活动结束,不仅要让学生谈这次活动感受到的现场氛围,更主要是引导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样的氛围的。由于这一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还发生了许多平常课堂上根本不可能有的表现,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因此大家说话的情绪特别高,纷纷举手补充,把整个活动场面及参赛选手的动作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后由说到写,也勿让学生觉得是教师布置的就必须写,应该创设一定情境。在这课中,我便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这节课同学们玩得开心吗?可其他同学却没有你们幸运,可以在课堂上玩这个游戏,怎样才能把这个紧张刺激的游戏过程和他们一起分享呢?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写,这样的写是学生自我心中驱动力的情感抒发,“情动于中而发于言”,学生玩得痛快,写得真实,习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善于发现,捕捉材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作文。经历一件事情,看到一样东西,把它记下来,就是作文。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会作文。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习作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写作的源泉。但学生因为生活经验、观察能力、习作技巧的局限,不知道生活中哪些素材可以为我所用。这时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写下来。不论是学校发生的还是家庭或社会上发生的,只要自己感受较深的都可以写。高年级学生对事物性质有了一定的判断力,作文重点就应放在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我认为由说到写、吸收到倾吐,如果单纯停留在口头交流这个层次,思维活动就始终停留在表层,缺乏深刻性。例如这学期我们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同学无意踩了另一位同学掉在地上的作业本,两位同学互不让步,引起一场“大战”,还差点引发两位家长斗殴,幸亏校长、教师及时劝阻才避免一场大祸。事后我立即组织学生针对这件事展开讨论,由于学生们对这件事亲眼目睹,而且深有感触,所以讨论得特别热烈。同时我还认真地和学生一起分析了事情的内在联系,追溯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学生意识到事态发展的严重后果,深刻地体会到这真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第二天作文课上,我就以《不该发生的一件事》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这次作文,学生接受了一次团结友爱的教育,意识到使用礼貌用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从生活中捕捉材料的兴趣和能力。

三、尊重学生,正面激励

心理学表明: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而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互相了解、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习作中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努力使每篇作文的优缺点都在评语中体现出来。这要求教师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是一两句或一个片段,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去赞赏,以此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而在指出不足时,口气要委婉。儿童涉世不深,社会文化水平不高,可能会在表达中出现一些幼稚可笑的话语或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蹲下来”,从儿童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思考问题,去评价学生的作文。纵使在审题、组材、立意上有种种问题,也要从尊重、爱护的角度出发,巧妙指出,切勿全盘否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是作文评改取得好效果的重要前提,也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畏难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评自改、互评互改、互找优点。要评得作者心里热乎,改得学生的写作劲头十足,使评改始终有一股强大的暖流在起伏进行。

四、结语

总之,在习作指导中,应始终抓住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各个方面,增强学生习作的内驱力,让学生目之所及,耳之所纳,心之所往,都成为习作的内容,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