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实施闽南文化渗透性建设的措施与成效分析

2019-01-14李祝英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闽南语闽南职校

李祝英

(福建经贸学校,福建 泉州 362000)

闽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闽南民系 (当地人民)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闽南人崇尚务实、开放、平和的生活方式,倡导“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追求,具有冒险开拓、团结拼搏、重教崇文、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闽南文化的内涵即为“无畏的开拓精神、努力敢闯的打拼精神、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所包含的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包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饮食生活习俗、服饰习俗、建筑习俗、民间习俗)、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闽南方言等。以及南音、南戏、南建筑、南拳、南派工艺构成的闽南独具特色的“五南”文化。

当前,开展闽南文化研究,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广泛联系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需要;既是当前弘扬先进文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作为教育机构、作为地处闽南地区的中职校,研究、宣传闽南文化对于闽南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将闽南文化有效地渗透到中职校中呢?以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地处泉州)为例,对于在中职校进行闽南文化的渗透性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举办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相关文体活动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据统计,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8000多万人。承载闽南文化的闽南方言,至今还在大量使用着古汉语的“鼎”(锅)“册”(书)、“箸”(筷子)、“昼”(中午)、“目”(眼睛)等基本字词。因为有了闽南方言,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宋元南戏梨园戏、以丑见美的高甲戏、闽台互为流转的歌仔戏、充满谐趣的民间“讲古”、世界一流的提线木偶和布袋戏,始终保留着古老的传统色彩。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瑰宝”的南音,其优美的旋律至今仍萦绕在两岸同胞之间,其唱词标准音还必须是闽南泉州话。而今,随着全国各地到闽南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其子女就近就读于中职学校的也不少,因此,在中职校园中举办有关闽南语的相关文体活动既是传承也是一种宣传。例如:1.在中职校中举办闽南语歌手大赛,并常态化。闽南语歌曲所传唱的内容,大多描写闽南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感叹人生又勉励进取,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其歌词一般纯朴通俗又感情丰富,旋律充满韵味又易于传唱,且很多闽南语歌曲也已耳熟能详。举办闽南语歌手赛,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普及推广闽南语,通过歌曲了解闽南文化,比如歌曲《爱拼才会赢》就唱出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2.举办闽南语听写大赛,由主持人说闽南话中的词、一段话、俚语,由参赛者写出普通话或进行接答,在赛题中可涵盖渗透闽南文化中的生活感悟、理念等的相关内容。在这两种活动中,面向的对象基本都是懂闽南方言的学子,在比赛中他们用相同的语言,体会和感悟着相似的社会习俗、生活理念,再加上组织者在内容上的积极引导,使学生在无形中加深了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上也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闽南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中也能很好的体现闽南文化以及闽南人的智慧和精神,因此也可以在中职校中举办一些相关的文体活动,例如:1.在校内游泳池举办龙舟拔河比赛活动。赛龙舟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活动,而龙舟拔河需大家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考验队员的毅力和耐力,这与闽南文化中的爱拼敢赢、拼搏进取的精神不谋而合。2.抓住契机,举办有关闽南文化的文艺演出,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宣扬闽南文化。例如我校在2018年12月承接了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四届教工运动会,在开幕式上“扬帆海丝.逐梦经贸”的大型文体表演受到了参赛各队的一致赞美,在《泉腔古韵.刺桐妙音》《筑巢引凤.逐梦海丝》《扬帆起航.和谐泉州》三个篇章中,以闽南文化、海丝文化为主轴,囊括了龙舟、五祖拳、开元寺妙音鸟、惠安女等闽南元素,展现了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很好地传扬了闽南文化。我们通过学校公众号、优酷等平台进行推送,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宣扬闽南文化。

举办与闽南文化相关的文体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闽南文化,同时,对于闽南的学生,能让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面旗帜,而中职学校的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可以行之有效的将闽南文化渗透到中职校园中,形成校园的特色文化呢?

一是可以借助闽南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如宣传橱窗、校园网站、文化建设宣传栏、长廊、墙壁、宿舍区、体育馆、图书馆等,宣传泉州历史文化、闽南民俗风情、艺术门类等,逐渐形成富有闽南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

二是可以通过相关的主题班会、“闽南文化”手抄报、校报、闽南语歌手赛、学说泉州话、“扬先烈精神,育爱国情怀”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泉州讲古、闽南古建筑摄影比赛、组建闽南文化社团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积极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形成舆论氛围。

三是开展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闽南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正是这把“钥匙”。例如可以利用清明、端午、中秋、立冬、冬至及腊八等传统的民俗节日时开展具有闽南地域文化色彩的应时应景的实践活动。也可在节假日期间,带领学生参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洛阳古桥、蟳埔蚝壳厝、清源山、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闽南建筑博物馆、锦绣庄民间工艺园以了解闽南建筑营造技艺、闽南民间工艺文化等,学生在参观研究过程中不但可以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搞调查、写报告,而且在调查研究活动中深入了解闽南文化,思想受到闽南文化的洗礼,增强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三、融入课程,构建体系

学校应重视将闽南文化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闽南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学生对自觉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例如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上可以大胆引入闽南语。因为闽南话至今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 将闽南话引入语文教学中,对于本地的学生能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对于外地的学生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校还应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对本地及本校教育资源进行广泛调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校本课程,把闽南文化中爱拼敢赢、开拓进取、竞争创新的精神纳入课程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例如:1.我校开发了《五祖拳操教程》的校本教材,将闽南文化特色之五祖拳操引入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进去精神,增强文化认同。2.服装设计专业结合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惠安女服饰进行设计,惠安女子的特色服饰在汉族女子服饰中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被誉为"巾帼服饰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将惠女服饰引入课堂,构建校本教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操。3.将闽南美食引入烹饪专业的教学中,并编写出校本教材。如制作闽南五香条、永春榜舍龟、面线糊、海蛎煎等一道道色香味美的闽南传统小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传承闽南美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将特色的闽南建筑引入建筑专业的课堂,举办有关闽南古建筑的摄影比赛和侨乡建筑美术作品展,并制作成影集,通过摄影比赛和建筑作品展让学生发现闽南建筑中的美,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闽南建筑,了解闽南文化,以自己是闽南人而深感自豪,从而更好地传承闽南民俗文化并增强美育修养。5.将“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华侨陈嘉庚、民族英雄郑成功、书法家文学家蔡襄等闽南的史上名人引入德育课堂,将他们的历史事迹介绍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精神。

让闽南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各学科相互呼应,相互拓展,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着闽南文化的内涵、品味着闽南文化的韵味、产生着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潜移默化地接受闽南文化,产生爱乡、爱国的情感。

总之,闽南地区的中职学校应秉承“爱拼敢赢”的闽南文化精神,着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创新的职业精神,积极引导、大力宣传,以“励志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拼敢赢”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企业文化素养等,在德育、体育、文育、美育方面,结合专业课程、编写校本教材,进行课程渗透,依托各种渠道和形式形成校园特色文化,达到将闽南文化渗透到中职校的目的。

猜你喜欢

闽南语闽南职校
闽南文化传承
厦大研发闽南语识别系统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闽南,闽南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闽南话
闽南话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音乐特点在闽台闽南语合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