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移动通信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漫谈

2019-01-14刘松杨鑫梓张宇妍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满足用户用户系统

刘松 杨鑫梓 张宇妍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5G指的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主要研究集中在智能终端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等方面。5G通信技术最早由欧盟开始研究,我国2013年开始进行5G相关技术的研发,研究重点集中在无线通信以及5G频谱开发等领域,同时全面性评估5G网络传输中存在的延时、损耗等。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利用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等功能,将呼叫控制与呼叫传输相互分离,属于新、旧网络融合的关键设备。本文就5G移动通信与软交换技术展开研究分析。

一、5G移动通信

(一)5G技术内容

5G技术以4G技术为基础,属于4G技术的发展和优化,当前我国5G技术还正在不断研发和试验,以华为为代表的相关研究企业已经在5G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与2TG、3G、4G等技术相比,5G技术存在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网络传输方面,5G技术的优势最为明显。有研究显示,相比于4G技术网速,5G技术最高峰网速能够提升超过100倍。因此,5G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和快速的网络环境,通信服务质量有显著提升,能够更好的满足通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5G技术优势特征

分析当前业内在5G技术方面研究,5G技术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5G技术的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率有明显增加;第二,5G技术以4G技术为基础,5G技术传输质量更高,安全性好,在时效性和覆盖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第三,5G技术传输速度快,存在有明显智能化特点,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体验;第四,虽然用户在网络方面需求的增加,5G技术因为智能化和传输速率快,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第五,5G技术各项技术指标性能优良,同时存在有非常大灵活性。

二、软交换技术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需求量有明显增加,在网络业务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方便用户体验,各运营商在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方面有非常高重视度,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自身技术水平有明显增加。软交换技术属于一项核心技术,对通信工程系统有重要影响。软交换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呼叫控制功能进行分离,更好的控制整个通信过程。软交换技术能在实际应用中还可利用业务接口对网络能力和资源封存处理,为用户提供新的业务。软交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利用一个设备,可保持多个通信业务的同时开展,更好的满足用户需要,促进用户使用率的提升。软交换技术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重视,软交换技术的出现,能够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方便人们生活。当前软交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要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方面价值和作用,改善使用户的体验感受。

三、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应用

(一)分时期应用

在通信工程系统初期阶段,网络技术刚开始发展,规模不是很大,仅能提供较少的网络业务,这一阶段软交换技术由点到面开始构建,比如构建电话网络设备,能够促进交换网络与电话网络互通,确保通信工程系统有硬件方面支撑。

在发展中期,随着网络业务量的增加,其规模有明显扩大,对通信工程系统网络业务和服务方面需求有明显增加。这一阶段中,原有的网络逐渐被软交换控制的包交换网和电路交换网等取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通信工程的发展进步。有运营商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通过与其他运营商相互合作方式,软交换网络规模更大,可实现全面覆盖。

在发展后期,软交换技术逐渐完善,可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服务,通过不同交换设备的建立,能够促进区域共通性,也可选择与运营商合作等方式,进行资源的共享,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促进通信工程系统的完善。

(二)软交换技术生活中应用

一方面,应用在固定电话网络,具体改造可采取端局先行、汇接局先行策略,其中端局先行的改造难度相对较小,在网络形态方面与常规网络基本相同,在汇接局先行方面,存在有非常大改造风险,会给整个通信系统造成极大影响,同时无法满足本地固定网络服务需要。

另一方面,应用在移动电话网络,MSC服务器在移动网络中有不同口令,能够满足业务控制和处理等需要,不仅能够为本地网络提供单独服务,同时可结合实际需要设置不同本地网络,以一个MSC服务器建立多个MGW,与3G和4G用户连接,同时将网络用户相互联合。

结束语

虽然当前5G技术尚未发展完善,但是因为其优势特征,具备有广阔发展前景,未来5G技术必然会占据主导性地位,为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满足人们在高质量通信服务方面需要。

猜你喜欢

满足用户用户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长城火炮
WJ-700无人机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快图浏览
下文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