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01-14吴卫红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课本思维能力习惯

吴卫红

(湖南省浏阳市新文学校,湖南 浏阳 410300)

课本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是较为陌生的,课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小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其阅读能力有关,因此教师需要对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教师还应在教学中熟悉每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进而进行针对性加强,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全面性的提升。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时,应首要注重阅读内容的趣味性与简洁性,避免知识的烦躁与枯燥使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在有着一定阅读基础上,教师还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阅读与思考能力得到全面的保障。

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课堂内容单调

现阶段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老师领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课前教师将生字、生词组向学生们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开始文章或古诗阅读教学,但是一些生字或生词学生们不能及时的理解,进而对阅读阶段起到了一定的限制,并且课堂内容多是以课本为主,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也使得课堂教学极为单调,如此就会造成低年级学生对阅读失去原有的兴趣,小学生们也只是机械性的跟着老师阅读,并没有掌握文章内容的知识。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教学模式上的单调,在内容上也同样单调与枯燥,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小学生们的成绩与能力提升也受到了较大的限制,是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应当改进的问题。

(二)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着极大帮助的,目前教师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够重视,往往就造成了学生在阅读时较为随意,严重的情况如学生们的不规则断句阅读等问题,并且机械式的阅读也对知识的理解起不到帮助,如此就造成低年级学生只会阅读而不解其意,对文章内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掌握不到位,因此也就导致阅读失去了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关系到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只有在保证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习惯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师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重视,使低年级学生能够实现综合性学习。

(三)低年级学生阅读及思维能力较差

由于我国仍属于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中也以考试内容为主进行教学,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学生阅读及思维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通常将重点内容进行阅读讲解,并以参考答案为基准进行教学,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学生们的单纯阅读而不进行创造性思考,势必会产生阅读与思考的相互制约,因为较强的思维能力会帮助低年级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会使阅读过程更加简洁。此外就是低年级学生对文字的掌握数量较少,对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低年级学生阅读及思维能力较差也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教学趣味性

为切实有效的改变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应当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尝试,目前我国对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较为广泛,情境教学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使学生具有更加直观地体验,能够以更加活跃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因此当下可以将情境教学适当的应用于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本知识创设相应的情境,为低年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们以表演等活动方式来进行阅读或朗诵,让学生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增强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课内外知识相结合,丰富阅读教学内容

如今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效率上也是格外的注重。为有效的改善课堂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授课本内容的同时,适当的增加课外读物的应用,对此可以采用寓言故事等内容来丰富课堂,通过故事来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将寓言故事内的哲理等向学生传达,借此来培养和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小学生正处于阅读能力的培养时期,养成一个专心致志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读书“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读书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教师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保持阅读环境的安静,帮助学生排除干扰,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注重阅读的积累。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知识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需要了解即可,但是诗文之类的作品,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主动去积累。长期的名篇积累,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阅读积累,更多的是要让学生积累课本中的成语、古诗、名言警句等语言精髓,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积累知识,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成就感入手,使学生对文章阅读有较大的向往感。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刻意让学生阅读文章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给文章的故事进行续写或者改编。在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下,各种不同的想法进行互相交流,学生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在故事中表达出来,不但可以使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更加热爱阅读。

三、结束语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师应当为学生打下基础而进行综合考虑,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可获取的能力,因此也需要小学教师加强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与策略来提升孩子们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兴趣,抓住低年级孩子们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的心理,在教导课本知识的同时适当的增加课外阅读机会,丰富学生们的学习内容,开拓小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是极为有效的。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极为必要的,其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小学生的监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进而实现高效教学。

猜你喜欢

课本思维能力习惯
培养思维能力
上课好习惯
培养思维能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