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巧妙地“玩和学”

2019-01-14朱志梅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游戏数学课堂

朱志梅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东湾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比较枯燥,如果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利用课堂时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但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使其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怎样将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和“玩”有效结合起来,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希望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用有趣的故事带动课堂

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并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内容。例如在《理解手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用学生们最喜欢的“熊大和熊二”作为故事的主人。通过两人的对话抓住学生的眼球,动画片的画面和声音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能够有共鸣感。熊大和熊二约定八点钟看电影,但是并没说是早上八点还是晚上八点,使得熊大一个人等了半天。听完这个小故事,学生就会明白,时间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本节课的主题“理解时间”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扩展和巩固知识[1]。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讲故事时应当综合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等,营造课堂氛围,将学生带入故事环境,促使学生思考。

例如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难以直接理解枯燥的加减式,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实物举例、引用多媒体等进行趣味性的游戏教学。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引用打地鼠、找方块、数绵羊、与数字结合的小故事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作为扩展练习,学生照样能做出来,教师就可以总结,学生之所以能够立马回答出来,原因在于数学能够培养逆向思维。

之所以设计这种形式的活动,主要目的有三点:首先,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也需要数学,学生需要使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是告诉孩子们尊重老年人,热爱年轻人并帮助他人,也能通过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思想的培养。第三是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爱数学课堂。

二、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应不断创新,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复杂和困难的知识点。在一年级的第四单元《理解立体图形》中,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体及其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将这些三维图形的特征逐一展示。学生们独立地探索每个立体图形的特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三维图形中建立空间感,学会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突出出来了。

要想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例如,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游戏是儿童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适当增添一些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环节中掌握知识。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好奇心,在到课堂轻松的效果,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2]。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以游戏引入可能性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游戏中积累关于预测可能性的经验,估测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对概率形成初步认知。

除了游戏,音乐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很少有教师注意到这一点。美妙的旋律可以平息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感到放松和平静。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但是他们也需要安静的学习环境。在书的第一章节《理解钟表和时钟》中,课堂响起后,教师可以播放歌曲《时钟》,让学生用音乐为学习做准备,手表随着节奏滴答作响,将音乐与数学相结合,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场景。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开始分散,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节奏,或者唱一首歌,或者静静地听美妙的旋律。用一两分钟让心灵休息片刻,缓解学生的情绪,积极投入新的知识海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置趣味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部分是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课下的思维较为活跃,要转入到课堂思维中来需要一定的缓冲,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堂引入环节。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引入部分,可以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听讲,同时也可以让课堂氛围不至于过于死板。现代脑科学家已经研究过,人在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会更好,如果人的精神状态不佳,强硬灌输只会带来疲劳。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设计的引入环节应当具有激发学生兴趣、鼓舞人心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好奇心,从而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课堂引入部分,以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一般来讲,儿童对于一件有很大悬念的事情,会有一种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到底怎么样?结果究竟是什么?在这种状态下儿童内心有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能促使其在“一探究竟”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利用教材知识设置一些疑问,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从而使启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结束语:

综合来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师注重总结和努力练习,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就会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游戏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