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1-14黄丹荣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素质教育主体

黄丹荣

(修水县第一小学,江西 九江 332400)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往往承担着更为艰巨的任务,只有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更好的为小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进行转变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只有教师切实把握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要求,才能够更好的为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在这一阶段更需要教师精准挖掘与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内容学习,深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良性发展,促使小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更好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形式化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开始意识到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变得越来越形式化,教师只是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但是实质上并没有足够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借助团队构建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的过程中,也由于缺少教师的有效引领使得语文教学变得越来越僵化,新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不足以支撑学生的现代化理念发展,课堂教学整体形同散沙,课程标准改革的作用并没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予以凸显[1]。

(二)教学效果不佳

虽然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已经开始运用各种类型的教学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但是许多教师错误的认为多用多媒体就是对新课改的响应,即使是一些并不适应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也会选择应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最终的课程教学结果不仅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摸不着头脑,没有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于学生思维发展不够重视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虽然希望秉承素质教育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开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将学生背诵了多少古诗、认识了多少汉字,作为学生能力水平考核的重要指标,虽然这的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求,但是比起这些内容来说,学生的思维发展显然更加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够滔滔不绝的讲上一整堂课,但是学生在听过教师的讲授后,并没有获得多么深刻的学习印象,整个课堂教学宛如教师的一次次精彩演讲,学生虽然会随之鼓掌附和,但是实际上完全没有跟随教师的思维节奏[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打破僵化模式,重构语文课堂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使语文教学课堂上能够彻底摆脱应试教育背景下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塑造生动的教学课堂来更好地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位置。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所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文《神笔马良》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融入到马良所处的情景当中,当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马良的生活时,就会更好的将自己的思维内容融入到课文当中,思维模式与课文内容的结合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情节发展。

(二)注重学法指导,关注能力培养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进行引领,可以使学生逐渐了解更多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方式,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不仅要建立起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也要充分构建自身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来应对语文课堂教学。

(三)增强师生联动,提升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接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整个语文课堂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所以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切实加强师生之间的联动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性讲授模式,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并逐渐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教学参与,也可以构建更为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继而促进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师生联动互动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旦能够构建起稳定而有效的交流,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并确保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3]。

结束语:

语文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打破现有僵化的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构,同时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逐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动,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素质教育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