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管理水平

2019-01-14高星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演练应急师生

高星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河南 永城 476200)

学校安全保卫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还关系到我们老师能否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那如何提高学校的安全保卫管理水平呢?

一、强化责任意识,形成长效机制

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而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学校得以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因此作为教书育人的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狠抓责任落实,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协同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各负其责的长效工作机制。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施管理,学校要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师的目标考核和管理,制订安全岗位管理职责和考核细则,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的良好局面。同时,要采取“早部署、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的方针,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管理,切实维护校园治安秩序,杜绝学生携带管制刀具、违禁品进入校园,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在上午课间操时间,学校可适时组织派出所民警、学校保卫消防员、班主任、班长对全校各班开展管制刀具、烟具、手机及违禁品大检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对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违法性、危害性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守法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杜绝校园管制刀具违法行为的发生。

二、创新教育形式,提高保护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学校和教师要学会转变观念转变思路、学会与时俱进。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不同的安全内容制作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微课,通过动画、图文游戏交互、典型案例等学生最喜闻乐见的讲授形式,虽然课程内容短小,但逻辑性趣味性强,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主动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和学生们一起观看安全教育的视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可涵盖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外和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地震、火灾、溺水、中毒、洪水、治安等危急事件的应对办法和常识,兼具教学演示及模拟演能。可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各种特效和声效,各种场景的紧张氛围,通过音响效果、动态动漫效果、模拟安全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掌握各类安全知识和应对措施,提升学生应急避险的能力。总之,只有我们教育者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学生、认识你的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避免危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学校保卫消防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让学校保卫消防员进一步学习领会新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理念,更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找差距补短板,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更好地担负起安全、保卫、消防的重任。

三、广泛宣传教育,积极营造氛围

良好的氛围是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前提,因此学校要广泛利用“安全教育月”“防灾减灾日”“禁毒教育日”“119消防宣传日”“法制宣传日”等教育契机,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的常识知识,从思想上筑牢安全防线。要充分发挥校园宣传主阵地作用,在校园醒目位置,如宣传栏、黑板报、网站等设立以“防暴力伤害、防震防火、防拥挤踩踏、防触电、防雷击、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疾病传染”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专栏,每季度定期更新一次;要定期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刊播安全教育内容,在教室、餐厅等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提示专栏,各班也要以班队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教育氛围;要抓好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和“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和汛期等重要时段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组织,切实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要全面开展公共安全、应急避险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条件时学校可及时向学生发放《校园安全知识手册》,在图书馆、活动室和校园网设立安全角,提供安全知识读物借阅和电子资料下载。

要结合学校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展好“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来,认识安全,提高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让每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不断扩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覆盖面,营造全社会讲安全、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要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教育示范课、公开课、安全讲座、安全征文、主题班会等教学教研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四、編制完善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为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校要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编制并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当发现预案有漏洞要及时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控性,使学校安全的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为提高师生应对校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专题疏散演练,通过演练使全体师生掌握不同的逃生自救知识、技巧和能力,以确保在大灾来临之时有条不紊地撤离到安全集结地,从而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对应急演练活动,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演练预案,把应急演练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校园防踩踏专项应急演练。要定期开展全员消防演练,使全体教职员工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灭火以及有序地进行人员、财物的疏散处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学校财产安全,掌握对突发火灾的应变、逃生技能。在演练中要为师生进行消防安全应急操作与火场逃生技巧讲解,教大家掌握一旦发生火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地报警、扑救、疏散,如何自救和逃生。要向师生多次讲解干粉灭火器的机构、使用方法。让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对现场小型模拟火点进行灭火,亲身感受在火场应该如何使用正确消防设备。通过消防演练活动,要让师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灭火能力有所增强,全体师生对消防安全常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抗火灾的应变能力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演练应急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