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年轻班主任的几点心态误区及应对策略

2019-01-14罗洁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经验班级班主任

罗洁

(成都天府新区白沙中学,四川 成都 610213)

“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1]而班主任是学校落实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承包者,是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参与者。班主任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是促进其迅速成长的重要途径。由于目前许多师范生在大学期间更多地是钻研教学方面的手段与技巧,忽视了德育方面的学习,容易在心态上产生一些误区。

一、年轻班主任的几点心态误区

(一)角色定位不准确

但是很多年轻的班主任,刚刚才从大学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对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把握不清。这些年轻的班主任往往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容易相处,共同话题也较多,于是他们认为班主任是学生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当学生犯小错的时候,不舍得去教育他们,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就此翻篇。一开始学生虽然很喜欢这样的班主任,但可能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班主任的底线,等到问题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再去教育学生,学生却难以接受了。当然也有的年轻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权威,与学生保持着较远的距离,学生难以亲近,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忽视理论学习

班主任的相关理论,大学期间师范生很少有机会能够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工作后年轻班主任因为忙于繁杂的教学工作与班级管理,更是忽视理论的学习。单纯地凭借班级管理的实践来获取经验,虽然这样的经验更适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但这是一条可能会阻碍一些孩子更好成长的道路。

(三)不愿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

在培养机制上,部分学校却未能建立全面的关于培养新班主任的方式、途径、激励等,因此在跟进与督促可能略显不足。此时就更需要年轻班主任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而有些年轻班主任却刚愎自用,认为这样会显得自己的能力不足,遇到一些小问题不及时请教,等到问题积累后才想到要询问师傅,这时问题解决的难度则更高。

(四)妄自菲薄,抗挫能力不强

一些年轻的班主任急于做出成绩,不仅要求学生在学生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过分看重,一旦接连遭到打击,便容易对自我产生否定的情绪,进而消极怠工,甚至做出辞职等冲动的行为。

(五)缺乏耐心,不能坚持

年轻班主任由于年龄不大,沉淀不够,对许多事情缺乏必要的耐心,不能坚持。教师都清楚反思对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帮助,但却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写一天的班级管理反思不难,但写一届甚至全部的班主任生涯却很难。有些年轻的班主任刚开始能够坚持,却在自身认为能够得心应手的时候放弃,前功尽弃。

二、应对策略

(一)正确定位自身角色

班主任既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更应是班级学生活动的领导者。关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班主任产生了更多的角色期待,如:“学习成绩的提升者”、“行为品行的纠正者”。平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完整而丰富的教学活动对班主任的角色也提出了侧面丰实、色彩鲜明的要求。班主任集多种角色于一体,不断地切换于日常教学活动与班务工作中,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2]因此,年轻的班主任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正确认识班主任的角色,多角度地了解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确保班级活动有序运行。

(二)加强理论与经验学习

班主任相关理论与经验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在繁杂的班务管理工作中对问题预判的能力,迅速地找到解决的方法,促进班级有效健康运转。因此,对于年轻班主任,更需要挤出时间进行班主任理论的学习,主动积极地参加有关班主任的各种培训,不断完善教育理念,提高班主任专业技能。年轻班主任主动积极地与有经验的班主任交流,向他们请教,既是帮助提升自我专业成长,也是提高自身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积极心理的暗示

大多数教育界里的优秀德育工作中,都是慢慢从经验中成长起来的。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能使学生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性格开朗、乐观。笑对人生,做一名乐观的班主任,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自己。比如:在进入教室前,先做几个深呼吸,有助于教师控制自己的脾气。不仅仅是对自我的要求进行积极心理暗示,让自身身心健康,对于班级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暗示。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教师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期待,学生亦能相应感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理性思考

年轻班主任结合自身告别不久的学生生涯,能够时时从脑中蹦出新的班级管理的好点子、好方法,这些新奇的想法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不断地为班级带来活力。但这些好想法、好灵感在具体实施之前,需要经过严密的思考与不断的修正,使其更加成熟,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更顺利。这样,既能确保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提高班级管理的丰富性,也能让年轻班主任更受学生喜欢,真正地被学生所信服,增强班主任的权威性与班级凝聚力,提升年轻班主任的人格魅力。

(五)认真反思,保持耐心

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过关于教师的成长法则:成长=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反思对于促进年轻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具有重大作用。而往往一个优秀的德育工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反思着,只是形式上不唯一。而反思的过程也需要坚持,坚持每一天、每一次活动都进行反思。对于班级管理事务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班主任的耐心进行支持,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容易出现反复,更加需要持久的关注。因此,作为年轻的班主任,无论是对于自身的专业成长途径,还是对于班级管理的琐碎事务,都应保持耐心,持之以恒,必将有所收获。

年轻班主任的迅速成长,离不开对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理论与经验的学习、积极心理的暗示、理性思考与耐心的支持。凭借年轻班主任的年龄优势与可塑性优势,有意识地避开这些心态误区,积极调整,与成为优秀班主任的距离也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经验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