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对比教学法的应用

2019-01-14孙兰

魅力中国 2019年39期
关键词:高三教学法区域

孙兰

(伊宁市第四中学,新疆 伊宁 835000)

对比教学在地理复习课的实际应用就是将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提取,以此为基础进行对比性的教学,在对比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知识的同源性以及差异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比较性学习,对于同一区域的事物进行相似性以及差异性的思考,将比较性学习融入到高三地理复习中来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对于高中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并且能够在基础的地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比较地理区域的差异性以及相通性。在实际的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地理知识并不是独自存在的,不同的地理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不同层次的理论知识共同构成了高中地理。在实际的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对比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让学生们透过问题的本质,更条理化的寻找问题答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寻找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条理性,这些能力的提升能够很好的体现在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中。

一、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对比教学法的主要实践内容

(一)利用不同区域同一事物的对比进行对比法教学

1.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同一现象的差异性对比。实际的教学案例有:中国的西北内陆区域与俄罗斯中部甚至是美国的中部同样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是在相同时间下其后的表现形式大不一样,这就需要学生对这三个区域的差异性展开思考。我国内陆的气候特征主要是干燥,俄罗斯中部则是体现为极端寒冷,美国中部则是出现了温软湿润的情况。其次是同样作为平原地区,亚马逊平原地区、图兰平原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平原地区为什么会出现长句人口较少的情况,但是其他的平原地区都能够拥有较为充足的人口储备,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学生应用到对比法来解决。

2.不同地理区域内的同一地理现象的相似性对比。例如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相似性实际分析中,主要的方向是两者都拥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这就需要学生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气候条件为什么都拥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展开思考,这其中最大的相似性是两种气候的热量储备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糖分的合成。

(二)利用纵向对比进行对比教学

1.同一个区域内拥有着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这就造成了同一区域又有着特殊性,同一个区域又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性。就拿沿海地区来说,处于不同阶段的沿海地区会存在着不同的迁移情况;我国重要的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期间在进入到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成为了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在生产力解放之前绝对不会拥有全国粮仓的称号。

2.同一区域内不同地理位置的对比法。就拿河流来说,处于河流不同的段落会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这主要是因为河流冲击力不同所造成的,在同一个山峰中,不同的海报高度将会呈现出大相径庭的地理面貌,地理面貌就会造成降雨量以及太阳光照量情况的差异,这样也会造成植被面貌的不同。

二、高三地理复习课中对比教学法的主要教学应用意义

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这其中重要的就是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将会着重复习地理试题中的试题类型而不是基础的地理知识,那么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获取以及解读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能力之一,并且是四个能力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低年龄段的学习中学生们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较弱,在进入到高三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道地理综合体不知道从哪里展开回答,这个时候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以及解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三的地理复习课中应用对比教学法就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以及解读能力。

结论

如果在高三的地理复习课中有效地运用对比教学将会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得分能力,并且在沉闷的高三复习的学习生活中注入较高的学习热情,这样既可以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地里成绩,但是对比教学法的应用有非常大的限制性,对于教师而言将会拥有较为繁重的备课内容,这对于地理教师来说也是一项新挑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熟悉地理教材的全部内容,积累较广的地理知识,广泛阅读各地各年的高考题及模拟题, 善于站在新的高度发现被比较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选择适当 的图文资料,把被比较的地理事物巧妙地表达出来,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高三教学法区域
高三一轮复习检测题(选修3—1、3—2)A卷
分割区域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三·共鸣篇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区域发展篇
我把高三写成诗
区域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