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意象,探究古诗词的美

2019-01-13管凤娇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管凤娇

[摘 要]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历经久远,依旧芳香。古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将古诗词的美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美,在于它丰富的意象。意象通常指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即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相融的同时又带有意蕴的东西。教师在教学时,要聚焦意象,让学生充分感知诗词之美。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聚焦意象;古典诗词

目前就古诗词教学而言,存在着过分重视一词、一句的讲解,甚至将诗歌的整体意境割裂开来的现象,导致学生理解的古诗词并非古诗词其真正的面目。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将他们带进诗的意境,触摸作者的感情,让课堂充满诗情与画意。

一、将图画引入古诗词,让意象“可视”

多数古诗词所描写的都是当时的乡土风情画,几乎每一句诗都对应着所描绘的景物。教师每展示一幅画就让学生说一句诗词,基础差的学生,就让他说出相关的事物,再由事物引发他们的联想,连缀成诗句。在展示图片之后,学生也就能将整个诗句表达出来。通过图画学生就会知道诗词里所描述的景物有哪些,进而感知整个诗词的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也更容易让学生走进诗詞表述的情感世界,理解诗人笔下的意象。久而久之,学生看到诗词,就会在心中想出画面,这样有利于他们理解诗人情感的着力点,整体把握意象。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在预习时,教师让学生试着去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本来这首诗浅显易懂,但学生在“千里目”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有学生认为这是“千里眼”的意思,但更多学生将其解释为“看得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直接去评判谁的答案更精确,而是让他们自己一边读文、一边画图、一边感悟。在画图的过程中,学生就变成了诗人,他们对诗词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当他们将楼层不断地在笔下加高的同时,他们对诗人内心的感受也体会得更深,对“登楼”这个意象也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二、将故事引入古诗词,让意象“可亲”

聚焦意象就要引领学生去解读意象。古诗词的美也在于它的含而不露,在于它的难以言说。要想真正理解诗词意象,就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也就是说,多数诗词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教师从故事入手,一方面让学生产生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更好地亲近意象。例如: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尽管学生画了图,也对文本进行了思考,但感觉学生似乎对诗词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教师就可以从有关张志和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先走进人物的经历中。诗的作者张志和曾在朝廷做过小官,但后来隐居江湖,并自称烟波钓徒。讲到这儿的时候,学生从故事中突然悟出烟波钓徒就是渔夫的意思;作者表面写渔夫,其实写自己。有了故事的铺垫,意象也就逐渐清晰。为了使故事更加深刻,有时候需要对比着讲。在讲《渔歌子》时,教师让学生与柳宗元的《江雪》进行对比阅读,因为它们都是写渔翁的。但学生不能理解两者的意象为什么差距明显,所表现的主题也截然不同。教师引出有关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后,身心都备受打击,于是他借山水意象,借渔翁意象,寄托一份清高,一缕孤傲。通过故事,学生能感知诗歌表层的孤独以及其深处蕴含的人生失意之苦。

三、将生活引入古诗词,让意象“可用”

读懂一首诗词的标准不是能理解它字面上的含义而是能解读它的意象。有些意象要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诗词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也许学生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之后,才能感知“高处不胜寒”的意象。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聚焦意象就得聚焦生活。就诗词学习而言,教师可依据文本创设多种情境,启发学生将生活中的事与物用古诗词进行表达。比如夏天,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湖边,面对挨挨挤挤的满湖荷花,学生自然地唱起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词所呈现的意象被学生巧妙地对接到真实生活中。诗中的形象和景象与学生平日的生活体验交织在一起,在他们脱口而出的同时,对意象也有了新的感受。有些诗的意象也是在不断地引用中而被逐渐展开的。学生在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他们也会引用这样的诗句,但学生关注的是“红”,以“映日荷花”之红来喻指成绩的上升。可见与生活相融,与体验相通,意象多了更多现实的解读。

诗词之美在于它用精妙的语言构建的绝妙的意象。学习古诗词就要让这些意象准确地抵达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而使他们能真正感知诗词的博大与精深。

参考文献:

[1]陈月梅,高修军.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意象的辨析及教学实施[J].中国教师,2019(4).

[2]邵张裕.基于意象审美的古诗词教学探析[J].名师在线,2018(14).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