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陇县奶山羊产业发展优势和展望

2019-01-13供稿

中国乳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陇县羊乳奶山羊

供稿/文 静

(庆阳伟赫乳制品有限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面积2 2 7 7 平方公里,辖10 镇104 个行政村,人口2 7.3 万人。陇县西周为秦非子封地,东周初年为诸侯国,秦襄公在此定都立国,秦国从此开启了东征天下的伟业;北魏设州,素有“秦都汉关”之称,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大西北游牧文化聚集地;秦非子牧马开启了陇县畜牧业发展的先河。陇县拥有悠久的奶山羊养殖历史,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兴盛,2 0世纪8 0年代“中国奶山羊之父”刘荫武教授扎根陇县攻关关中莎能奶山羊,在唐家庄耀先村率先建立国内第一个“草-羊-粮”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1 陇县发展奶山羊产业的环境和区位优势

1.1 生态环境良好

陇县地处北纬35度左右,大部分地方海拔800~1 500 米,年平均气温11.9 ℃,有大小河流49 条、草地71.6 万亩,森林覆盖率60%,号称关中“水龙头”,是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气候温润,牧草两季,冬季畜舍无需供暖,境内无污染企业,适宜奶山羊繁衍生息,是公认的奶山羊养殖最佳适生区。

1.2 区位优势明显

陇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西出长安第一雄关,自古是皇家牧场,地处黄金奶源带。便捷的交通、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生态条件、适宜的气候、独特的区位为奶山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陇县发展奶山羊产业的具体举措

陇县立足资源和发展优势,抢抓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大力支持民族乳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强力推进优质奶源、良种繁育、绿色饲草、现代加工、示范推广“五大基地”建设,构建了以产销企业为龙头、专业奶农为支撑、合作组织为纽带、饲草饲料为基础的现代化乳业全产业链,实现了奶山羊产业由战略规划到战略布局,再到加速崛起的重大跨越。2016年,陇县成功举办了世界奶山羊发展大会,先后被授予“世界生态羊乳名城”“陕西省‘粮改饲’试点县”“陕西省奶山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等称号。

2.1 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引领

奶畜产业是陇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群众素有奶山羊养殖传统和技术。陇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坚实的产业基础,研判形势,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确立了建设“百亿生态乳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分户扩群、规模产奶、智能加工、协同发展”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了《关于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生态乳都建设步伐的意见》和《百亿生态羊乳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18—2022年)》,明确实施“十大行动”(科技引领支撑、种群提质增效、奶源基地倍增、草料综合开发、乳品高端研发、质量安全保障、配套产业扩容、三产协同发展、羊乳扶贫增收、品牌文化拓展)的重点任务。力争到2022年,到达100 万只奶羊、50 万亩饲草、20 万吨乳粉加工能力,羊乳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 亿元,建成“一院六中心”(陕西省奶山羊产业研究院和羊乳产业集聚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乳制品研发中心、良种繁育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聚力打造全省千亿羊乳产业集群龙头县。

2.2 坚持龙头带动、品牌经营

陇县拥有陕西和氏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和氏乳业”)、陕西小羊妙可乳业有限公司(原关山乳业,简称“小羊妙可乳业”)两大羊乳加工龙头企业,均获得国家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注册许可证。陇县把乳品企业作为羊乳全产业链打造的关键一环,从用地、税收、基础设施、人才技术等方面,全力支持保障;持续深化与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全力支持两大羊乳企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和氏乳业7 万吨智能化新厂、小羊妙可乳业2 万吨配方羊乳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陕西绿能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简称“绿能牧业”)二期4 万只、和氏乳业2 万只生态养殖场、夏家湾关中奶山羊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主动与国际并轨,大力支持乳品企业多层次开发系列产品,推动和氏乳业上市,提升智能制造、企业加工水平,促进和氏、飞鹤羊乳粉走向国际市场。同时,绿能牧业被授予“世界奶山羊集约化养殖示范场”,小羊妙可乳业和氏乳业被授予“世界羊奶加工样板工厂”。

2.3 坚持分户扩群、规模生产

陇县把群众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利用分户扩群饲养管理简单、规模适中、饲草来源充足的优势,按照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行“入股分红、分户扩群、基地带动、饲草种植、技术培训、就业务工”六种羊乳带动模式,大力引导群众发展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通过投资、入股等方式建设规模养殖场。同时,聘请世界奶山羊协会主席胡安·卡博特和国内知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曹斌云担任产业顾问,引进“羊博士”“羊硕士”等高端人才10 名,组建300 多人的专业化技术队伍,全面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羊乳产业发展。目前建成万只羊场3个、家庭牧场70 个、规模羊场59 个,初步构建了“万只基地为引领,千只养殖场为示范,标准化规模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基础,养殖大户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模式。

2.4 坚持科技引领、协同创新

陇县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瞄准国内技术前沿专家和高校产、学、研机构,积极加强对接,着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科技联合创新、标准联合制订,示范推广腹腔镜精准授精、胚胎移植、紫花苜蓿半干青贮等先进技术;坚持自繁与外购相结合,加快推进奶山羊良种繁育中心、试验站、院士站等研究基地建设。绿能牧业成功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莎能、阿尔卑斯、吐根堡等种羊2 783 只,和氏乳业从新西兰成功引进莎能种羊650 只、冻精细管6 000 枚;积极筹建奶山羊产业研究院、刘荫武纪念馆、奶山羊科技文化展示中心和奶山羊产业大数据中心,全力做强技术支撑。同步健全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实行饲草饲料、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环节的全程指导、全程监控,全力保证乳品绿色环保、优质安全。

2.5 坚持政策支持、强化保障

陇县把政策支持作为有力保障,先后出台了分户扩群、规模建场、良种引进、饲草种植、机械购置、全域防疫六类补贴政策,统筹整合全国“粮改饲”试点县、陕西省奶山羊转型升级示范县、陕西省市畜牧专项、农业综合开发、苏陕扶贫协作等项目,年均投入奶山羊发展资金1.6 亿元;成立生态乳都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包抓联系、督查考核、干部联企等机制,实行奶山羊规模场建设镇村奖励措施,形成上下贯通、衔接有序、全产业链覆盖的政策组织体系,全力保障奶山羊产业发展。

3 发展奶山羊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陇县生态乳都高点突破,全面发力,羊乳产业迈上了协同创新、提质增效、加速崛起的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三产融合,带动农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3.1 推动产业转型,探索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通过推行产业联盟、养殖联盟、技术联盟等发展模式,实行联合采购、联合生产、联合服务、联合销售,和氏乳业、小羊妙可乳业与75 个养殖场建立场企合作关系,永盛、康源等一大批示范羊场与周边养殖场、养羊大户组建养殖联合社,畜牧技术人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陇县县内最美羊倌”“养殖精英”等技术联盟;联合养殖成本下降20%以上,羔羊成活率由2015年的70.7%提高到2018年的95%以上,全县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45 亿元,既壮大了羊乳产业规模,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成为财政的支柱来源,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3.2 推行市场运作,探索了集体经济壮大之路

通过引导群众以资金、资源、技术等方式入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组织合作社之间、合作社与企业之间发展股份经济联合社,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的民房、荒地、闲地等资源,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先后培育了和氏乳业、小羊妙可乳业等涉农龙头企业25 户,建成农业专业合作社322 个(其中奶山羊养殖132 个),带动全县建成集体经济合作组织104 个,形成了村企联办、联营合作发展模式,逐步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3.3 促进多层次就业,探索了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通过龙头企业、规模羊场带动,陇县现有奶畜产业专职从业人员9 200 多人,主要从事规模养殖、屠宰、毛皮鞣制、运输等行业;兼职从业人员2.4 万人,主要从事散养放牧、饲草种植、玉米青贮等;全产业链带动贫困群众4 861 户,占全县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38.3%,奶畜产业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以上,促使群众由一元养殖,扩展到种、养、产、销等多元化发展,实现了分业分工、就地就业,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逐步拓宽,贫困人口由2016年初的13 677 户49 479 人减至2018年末的942 户1 619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经验收后,陇县正式摘掉贫困县帽子。

3.4 广泛宣传造势,探索了品牌营销培育之路

积极参加推介展示、举办系列活动、开办宣传专栏。先后参加宝鸡发展大会、南京特色农产品产销推介会、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长沙农特产品展览会、乌鲁木齐推介招商等20 多场次进行推介展示。迎接陕西省内外考察团、知名乳品企业等90 家单位考察调研,陇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客CCTV7《每日农经》、CCTV2《电商扶贫在行动》栏目专题推介,成功举办奶山羊知识大赛、羊乳文化书法摄影展、最美奶山羊评选展示等系列活动。关山草原生态陇县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央视走向全国,2个乳品企业9 个系列27 个配方羊奶粉通过国家配方认证,产品畅销全国300 多个地市,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提升了陇县羊乳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5 延伸产业链条,探索了协同融合发展之路

通过全产业链发力、壮大,陇县先后引进了中国民族乳业第一品牌飞鹤乳业集团、世界500 强企业中粮包材、全球奶山羊养殖标杆企业绿能牧业、内蒙古赛科星集团、华秦乐丰草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方位合作实施了中粮包材罐装生产线、6 万吨生鲜羊乳冷链运输线、20 万亩饲草、万吨有机肥厂、碳纤维素饲料、关山尚品液态奶加工、苜蓿等青饲料加工及芽菜生产线延展等项目,羊乳产业关联度和集中度快速提升,推进特色农业、商贸物流、全域旅游全面发力。截止2018年底,奶山羊全产业链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3%,2019年预计将超过50%,带动全县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形成了养殖、种植、加工、销售、休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4 小结

陇县虽然在奶山羊产业振兴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产业兴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还需不断用力。产品规模不大,奶源不足与市场需求的矛盾还很突出,养好羊和好羊少的矛盾还未解决。建议陇县积极吸纳专家的意见,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县区的经验做法,继续创新举措,大力发展奶山羊等多元富民产业,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健全完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猜你喜欢

陇县羊乳奶山羊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 区序列分析中国及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进化关系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世界及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关中地区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机器挤奶现状及建议
“花式”喝羊乳,孩子更喜欢
羊乳脱膻工艺研究进展
这样的爸爸
基于中医古籍的羊乳功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