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群众性文学艺术的创作

2019-01-13杨树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群众性文学艺术艺术创作

杨树华

(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云南 楚雄 675100)

自古以来,我国传承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文化底蕴深厚,为我国的文化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群众对于精神文明越发重视,尤其是群众性的文学艺术创作情有独钟,既发挥了群众的集体智慧,又丰富了社会的文学艺术创作,彰显了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1]。面对当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如何发挥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优势,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创新增添活力,已成为构建我国基层文化事业体系的关键所在。

一、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

(一)满足社会群众文化需求

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在物质水平提升的同时,文化需求也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并且群众性文学艺术的发展,本身建立于社会发展基础之上,通过群众对工作生活、情感认知和日常活动的体验,再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进行表达,是对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群众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将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领域的文化需求为主,为社会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促进社会文化氛围的发展。

(二)推动民族文化思想进步

有美国学者说过:“文学是一个民族思想的文字体现。”的确,通过历史实践证明,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社会的信仰与精神的寄托。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在此发展进程中通过基层社会的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充实了我国的文学艺术积淀,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体系,为我国的民族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促进社会文化体系构建

当代中国,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我们也必须要看到,经济社会等发展具有一定的机遇属性,而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与积淀。由此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尤为必要,当代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作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更需要不断的进行推动与发展,发挥社会广大群众的集体智慧,充实文学艺术创作的素材与资源,为我国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增添动力。

二、促进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发展的途径

(一)明确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主题

群众性的文学艺术创作以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主题,以丰富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内容为根本。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其本质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由此在进行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依托于社会的发展实际与文化主题,不断创新与创作更多的基层群众的故事,以最平易近人的文学艺术展现形式,获得社会广大群众的接纳与认可[2]。同时,群众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必须遵循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和谐的基本原则,做到文学艺术与文化素养的统一,教育意义与美学态度相统一,创作理念与文化底蕴相统一,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传播氛围,促进社会整体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连续11年举办中国.双柏彝族虎文化节,积极吸纳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组成的艺术创作群体,将《查姆》、《祭》等彝族原生态民俗歌舞节目原汁原味的搬上舞台,全方位展示以古朴神秘“老虎笙傩舞” 为代表的中国彝族虎文化和万物的起源的“查姆”文化,让八方宾客领略到了独特的彝族文化魅力,举办查姆诗会、旅游产品推介会、“相约虎乡·绣美双柏”彝绣比赛等系列活动,将虎文化节打造成为双柏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助推全县经济发展。

(二)规范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方式

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整体进步具有显著影响,社会文化彰显着群众的思想和国家的文化素养,因此必须要规范群众文学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式,以有利于基层文化的传播与构建,为社会提供丰富、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一是加快改革步伐。群众性文学艺术的创作虽然来自于基层,但其艺术性并不能局限于基层,要广泛依托于文化机构、传播机构,将优势群众艺术创作团队、作品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形成文学艺术创作氛围。二是树立长期意识。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优势作品的产生,需要不断的进行打磨与积淀。例如,双柏县文联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指导作用,积极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组建基层群众文艺讲座、文艺培训班、开展联谊活动、组织文艺观摩等,无论在创作还是管理上,树立一如既往的决心,促进与保障群众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引领实现群众性文化艺术创作的跨越发展。

(三)构建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体系

“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的热词,体系的主旨就是要将某一项工作或者事业,利用首尾相接、内外兼顾、上下协调等方式,保持事业的完整性与实效性。在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体系构建中同样如此,依据当前的社会发展模式而言,文化事业的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群众性的文学艺术创作即需要统一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也需要机构的全面扶持与促进;既需要群众性的作品欣赏,也需要市场化的传播推动。因此,体系建设成为了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例如,双柏县文联、双柏县文化馆,在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的促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持着本土特色文化的开发与传承,还广泛接纳具有文学艺术追求的个人或组织,通过长期与文化部门的合作,实现了资源互通和资源共享,探索出了规范化的群众文化艺术创作新模式,被誉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孵化器”,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顺畅开展。同时,它还实现了市场化的推广,打造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群众性文化艺术创作的层次。

结语

总之,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代表着社会的基本风貌,也彰显着社会的普遍文化底蕴,针对群众性文学艺术创作发展的作用,必须形成体系化的规范与氛围的构建,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极力丰富社会文化艺术生活,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群众性文学艺术艺术创作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东海人龙舞喜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脱下工装 你也可以是诗人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技巧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