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融合信息技术 点燃小语古诗教学

2019-01-13郝炳颖

魅力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忆江南领悟古诗

郝炳颖

(安阳市红庙街小学,河南 安阳 45500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中国的诗歌语言优美而已经十分苍劲悠远。《课标》规定,中小学必背古诗的篇目共有136篇,在“实施建议”中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位语言的水平。”而诗歌教学,我们长久以来的观点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可是在知识爆炸时代的今天,在有限的课堂,能允许我们进行“百遍”教学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行!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又能否通过某种捷径,让学生迅速感受感受其优美的形象、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呢?答案是:能!信息技术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把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在“电子黑板”上进行展示和讲解,把教学难言之处,通过多媒体技术,正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促进了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提高了小学古诗教学的质量,给古诗教学带来生机盎然的春天。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的点滴探索。

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反之,做任何事情,没有兴趣,就算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到最后,也只能作到尽职、合格,离杰出、卓越纵然有很大距离。诗歌教学也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触及人的精神世界。”因此,通过巧妙的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例如《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引入,有不少教师从“词”这一文学体裁入手,讲解词的文学常识,平淡无奇,而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谱,配上江南地区清淡优美的风俗画面,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诗歌意境中,有些同学甚至闭上眼睛进行了想象,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朗读、感悟等环节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整个课堂充满了好学与快乐的氛围。

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培养学生的朗读诗歌能力。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这句话真切的告诉我们诗人创作诗歌时的情感,必须通过读者的朗读,通过表层语言的朗读来领悟其诗歌所蕴涵的内在情感,从而使读者与诗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此所谓之“神交”。 为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点拨渲染,展示名家朗读视频,激起学生真情流露,朗读时就自然有所感悟、有声有色了。例如在白居易的名篇《忆江南》的教学时,我先用Flash制作的教学课件来进行朗读展示,让学生凝神细听,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朗读,接着我又播放古筝、钢琴、萨克斯、笛子等不同乐器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随不同的音乐伴读诗歌,学生竟然读出了不同的节奏,创造出了了不同的美感。尤其是最后一句诗“能不忆江南”,有的把节奏读成“能——不——忆——江南”,有的读成“能不——忆江南”,有的读成“能——不忆江南”,有的甚至读成“能——不——忆——江——南”,不少学生甚至一边读诗一边手舞足蹈,来展示对诗歌的不同领悟。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读法,如果每个人的节奏一样,语气一样,那诗歌朗读何以成就美感,何以成就个性?就这样,通过信息技术,让诗歌朗读教学异彩粉呈,教学气氛轻松愉悦,教学效果自然不必担忧了!

展-----利用电脑直观优势,通过展示诗歌描写的优美画面,理解诗歌大意。

古诗与今诗的区别在于“古”字,年代的久远,空间的距离,年龄的限制,地域的不同,使得学生对古诗的感觉既遥远又陌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小学古诗课堂教学,能够在时空上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冲破年龄的限制,拉近地域的距离,以丰富学生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语言,领悟诗歌意境,品位诗人形象以及创作生动形象的场景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李峤(唐)的《风》时,为了更真切的体会“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真实场面,我制作了课件,用一幅幅画面展现了不同的场景:秋风吹来,枝叶零落,萧瑟、凄凉;人间二月,春风一起,花朵绽放,充满生机;江面风过,掀巨浪滔天;微风入竹,千万竹子,随风倒斜。这样,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真正的领悟诗歌的大意。

悟------运用信息技术营造宽松氛围,使学生悟出诗歌的真谛。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其实就是“悟”的真谛!古诗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都是“佳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往往这些名句粉中的个中字词,都是难以理解的,比如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应是绿肥红瘦”中的“肥、瘦”的理解,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绿”的理解,等等,这些唯美而又难言的文字,要深刻的领悟其精妙,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做到精准而又深刻。理解“肥”,可以用多媒体画面展示雨后清晨海棠叶子的青翠欲滴,浓密茂盛、令人眼馋的画面,理解“肥”即是叶的茂盛;理解“瘦”,可以用多媒体画面展示风雨打击后海棠花七零八落、满地残花的画面,理解“瘦”即是花的凋零。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理解,可以播放视频:一个长须飘飘的诗人,站在山冈上,看着春风吹来,两岸渐渐褪下冬日的白雪棉被,小草发芽,日益苍翠,燕子呢喃,花儿绽放的场景。理解“绿”字展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生动凝练的妙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古诗教学,让声、光、电拉近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化古为今,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想象,促进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小学古诗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忆江南领悟古诗
忆江南
忆江南
多么痛的领悟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忆江南(其一)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