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宝宝、专家对话两则

2019-01-12兰政文

养生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多汗产热佝偻病

兰政文

“哇……”一个新生命用一串嘹亮的婴啼宣告问世,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随即在妈妈、宝宝与专家之间展开了,透过对话,你可以了解到小宝宝诸多生理与心理的奥秘,来为你的养儿育女大计“添砖加瓦”哦。

话题1 宝宝多汗

妈妈:宝贝儿,咋这么爱出汗哦,睡着了也是满头大汗,像跑了马拉松似的,是缺钙了,还是身子太虚弱了?

宝宝:妈妈,我也不知道为啥,只觉得汗巴巴地不舒服,给我洗洗吧。

专家:首先,宝宝大都出现多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额外补充什么,尤其是活动(因其代谢旺盛之故)、进食(进食后机体产热,即便睡着了产热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进食了高蛋白食物后,产热现象会更加明显)及盖、穿过厚而捂出来的汗(一般刚入睡半个小时内出汗较多)不必担忧。

不过,如果除了汗多,还有其他症状则需警惕疾病的可能。常见情况首推佝偻病(除了汗多外,还有易激惹、烦躁、夜惊、方颅、肋外翻、鸡胸、漏斗胸、O型腿、X 型腿等表现);次为结核性疾病(出汗不仅前半夜多,后半夜及天亮前也爱出汗,还伴有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症状);低血糖(多发生于不肯吃晚饭的宝宝,表现为难受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夏季较多见)、身体虚弱(大病或久病后,因脾胃受损所致,除多汗外,常伴有胃纳不佳、厌食、生长发育慢、反复呼吸道感染、神疲乏力等肺脾两虚症状)等。这些情况的出现,提醒你该带宝宝到医院检查治疗了。

养护要点

首先要区别多汗的性质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就病理性多汗而言,不同疾病所致出汗又有差异。如上半夜汗多而下半夜汗少可能为佝偻病;整夜出汗属于盗汗,很可能是结核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作祟;低血糖常在空腹时多汗;低血压可造成蹲下突然站立起来时多汗;小范围或者半身多汗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为患。

生理性出汗属于生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管是因为宝宝爱蹦爱跳还是穿衣较多,只要没有其他症状就不必小题大做,切忌乱用药物。平时宜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如白天活动时在其背后垫一条汗巾,活动后擦干汗水,更换弄湿的汗巾和衣物;选择贴身衣服以透气性好、吸水性较强的纯棉材质为主;晚上睡前不宜玩得太过兴奋,尽量以安静的亲子活动为主;注意居室通风;宝宝入睡后不要捂得太严实(父母可用手摸摸宝宝的手脚及颈后背,如果手脚温暖,颈后背温暖而不湿润则是合适温度)。

确认为病理性多汗者,一定要先看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用药以及用药方案,父母不可擅自行事。如佝偻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 与钙剂,并适当晒太阳;结核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痨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身体虚弱者请中医师酌情调理。

无论哪种多汗,都需要给宝宝及时喝水,以补充水分的流失,并换下汗湿的衣服,擦干汗水,防止着凉。勤洗浴,以免汗液太多而伤害到皮肤,使其溃烂发炎。

话题2 宝宝打嗝

妈妈:宝贝儿,瞧小肚子一颤一颤的打嗝,难受吗?哪里不舒服啊?妈妈都不忍心看哦。

宝宝:妈妈,别着急,我没有哪里不舒服,不会像你们大人那样难受,要怨也只能怨我发育还没成熟啊。

专家:“打嗝”现象医学称谓叫“呃逆”,由于膈肌痉挛所致。膈肌是人体内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一块很薄的肌肉,既扮演着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角色,还是人体的呼吸肌,帮助人呼吸。人并非出生后才会打嗝,而是早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开始了(乃是胎宝宝在进行肺部呼吸练习,为日后离开妈妈、独立呼吸做准备)。出生后较频繁了,因为初生婴儿膈肌力量较强大,神经控制膈肌运动的能力却不足,很容易引起膈肌痉挛而发出“嗝嗝”的声音来。称为“自限性打嗝”。一般到了3个月以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完善,嗝声也就逐渐稀少了。

不容讳言,父母护理中的一些失当行为也难辞其咎。如没有太注意,使宝宝吸入了凉气,或吃了冷奶,即可刺激膈肌收缩(膈神经对温度很敏感);或喂奶太急,喂奶过多,或宝宝受了寒,或尿布湿了未及时更换引起不适,都可能成为宝宝打嗝的诱因。

养护要点

寻找打嗝原因,并对症处理。如宝宝突然打嗝,且嗝声连续、高亢有力,很可能是受寒,或尿布湿了所致;打嗝时闻到一股酸腐味道,提示宝宝出现了消化不良;打嗝时有奶溢出,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对策:受寒者可喂一些温开水,盖好棉被,特别是要盖好胸腹部,尿布湿了及时换新;消化不良者可轻轻地按摩腹部(将宝宝上半身稍微垫高一些,按顺时针方向按摩),或服用一些消食健胃的山楂水、消化酶片;胃食管反流打嗝,可在喂食后让宝宝竖直靠在大人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不要平躺等。

缓解打嗝的小妙招。如让宝宝翻身在床上趴1~2分钟;竖着抱宝宝15分钟;将宝宝放到大人的肩头或侧躺于床上,用手轻轻拍打背部;父母将自己的指尖放在宝宝敏感的嘴周围,或轻挠其耳廓与脚底,或用玩具逗玩,或播放轻柔的音乐,转移他的注意力,促使神经放松等。

采取了以上措施,宝宝的打嗝仍旧得不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打嗝伴有剧烈哭闹、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反复呕吐等现象,须疑及疾病临身,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猜你喜欢

多汗产热佝偻病
离心机气动产热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锂动力电池电化学-热特性建模及仿真研究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小气候环境对肉鸡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儿童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全血钙与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在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
大孩子还会得佝偻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