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农业融入社区公共景观设计的方法研究
——以广州四种类型公共景观实践为例

2019-01-12庞灿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讲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10期
关键词:屋顶花园绿地农作物

庞灿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讲师

曹帅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助教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城市高密度发展,社区公共空间不断缩减,而城市居民对户外公共空间要求却不断提高。另外,绿地空间的减少刺激了不少居民的田园情节。目前,社区公共景观普遍现状为风格趋同性、居民自发改造以及只注重观赏性但缺乏互动性,将微农业景观融入社区公共景观设计中,是解决社区公共景观现状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1 城市微农业概念

城市微农业是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微观尺度农业空间,利用城市各类公共空间和绿地空间种植可食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同时,保证可食农作物其他附加价值。相较于一般城市农业,城市微农业面积较小、选址更加灵活,生产功能相对较弱,更强调发挥一定生产功能;通过将其与公共景观更好地融合,从而体现其互动功能、观赏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因此,在农作物选择上,应该着重选择具有观赏性、易于管理维护以及特色突出的品种。城市微农业使用人群覆盖面很广,可以是城市管理者、居民、商贩或科研人员等。

2 融入城市公共景观的意义

社区公共景观是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公共景观空间以观赏性植物种植空间为主,强调景观空间美观性、互动性,景观以儿童、老年、青年娱乐、体育运动和日常休憩等活动为主。个别农业种植行为多数是居民自发无序占用社区公共景观空间的行为,这种自发的农业种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无意识地对社区起到了一定积极影响,如增加邻里交往机会、科普农业知识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约束和管理,对社区环境也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因此,本文探讨的微农业区别于居民自发农业种植,而是倡导农业以景观化方式融入社区公共空间,发挥农业景观积极意义。

3 社区微农业融入公共空间的方式

社区微农业融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按照融入空间类型,可分为融入滨水景观、融入住区景观、融入商业景观以及融入教育景观等;按照布局形式,可分为插入式、移动式、组团式以及连贯式;按照功能作用来分,可分为科普教育型、食用功能型、观赏型与生态理念型。

4 广州四种类型社区公共景观的微农业现状

4.1 滨水景观

广州自宋朝以来就有“水城”之称,城内山水格局丰富,水网密布,因此滨水景观与社区居民公共空间关系紧密。社区内部及附近的河涌、河道与河心岛等,景观环境好、可达性高,是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目前,广州已有居民自发将滨水绿地改造成农业种植地,将微农业融入滨水景观空间设计中,有助于提升滨水绿地的科普教育意义和互动性。广州社区周边河涌、绿道及水塘边常见到居民自发种植农作物情况,开发面积均不大,农作物多以蔬菜为主,体现了居民对自耕农业场地的需求。

笔者对海珠区黄埔涌滨水绿地、白云区河心洲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了广州社区尺度滨水空间共性。黄埔涌为珠江水系的支流,被誉为“小珠江”,沿江绿道已建成;调研场地在海珠区新港东畔江花园北侧,此处虽然绿树成荫,但绿道利用率不高,周边居民利用滨水灌溉便利优势,沿绿道一侧开辟成规整的菜地,初具规模。

白云区河心洲社区是位于流溪河中的河心岛,如今岛尖荒地被社区居民开发成成片菜地;由于地块完整,因此农作物种类丰富,但由于场地下沉缺乏规划,菜地缺乏观赏性,只能远观,无法深入。

4.2 商业空间——屋顶菜园

广州屋顶花园利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公共游憩型、商业休闲型、家庭花园型和科研生产型。商业休闲型屋顶花园在广州商业空间中应用广泛,如天河区太古汇屋顶花园,服务于三楼商业空间,主要以观赏类乔灌木为主,为顾客提供充满绿意的户外就餐环境;科研生产型的屋顶花园在农林类高校应用广泛,如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屋顶菜园的温室主要满足师生的科研需求。家庭花园型屋顶花园灵活度较高,目前基本以居民自发营造为主,风格多样;广州自古以来有在家中种植花卉的传统,所以居民多用乡土开花植物进行营造,但是也有不少居民选择在屋顶花园中部分种植果树、藤本果树和蔬菜用以点缀,但景观观赏效果参差不齐,无法得到保证。

屋顶菜园区别于传统屋顶花园,是将生产性或观赏性农作物融入屋顶景观空间的一种形式。目前,在海珠区世港国际花园办公建筑中,人们利用屋顶空间营造小型菜园的形式,这种类型的菜园比市民自发种植的菜园更具观赏性。因此,屋顶菜园融入商业空间更有利于保证微农业景观的观赏效果,一方面屋顶菜园的形式是对商业空间形式丰富和景观内容的补充,可以带来丰富的商业价值,种植可食农作物可以用于商业空间中的餐厅、饮品店、咖啡厅与酒吧,也可专门增设有机蔬菜售卖超市等;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商业景观空间的科普教育价值,如增设微农业种植体验区、科普互动区等。

4.3 科教空间

广州社区微农业在大学、科研单位、幼儿园和中小学等空间中的应用较多,其中科研单位和大学内的微农业多为园林及相关专业团队,利用校园绿地对农业种植方式、管理、品种进行实验,具有一定研究意义。例如,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可食地景研究组在校园38 号楼屋顶进行可食用植物资源及造景实验,通过实践探讨农作物用于景观设计的方式。

科研单位的微农业一般是依托于农业基地先天优势,如广州市农科院科普基地中规划了现代农业科普观光园、农趣园和农博馆,并开展蔬菜采摘、花卉种植以及动物喂养等农事活动。企业单位的微农业一般用于员工户外拓展和日常休闲娱乐,通过劳作形式缓解工作压力,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广州市百利实业有限公司,在员工宿舍西部开发企业农园,地块被均分成棋盘格的布局形式,边缘设置园路,使其兼具农业种植和小游园功能。

而幼儿园、中小学空间中的微农业多强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在参与农业种植、养护过程中体会劳作意义,了解农业知识,具有一定科普教育意义,寓教于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4 社区公园、组团绿地以及住区边角绿地

广州地处亚热带地区,住区户外景观空间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常绿。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在公共空间中种植果树的传统;而在新建住区中,不少住区也在绿地中增加了乡土果树,如杨梅、龙眼、芒果和番石榴等,但运用果树进行造景的出发点并不是果树的可食用性,而是强调通过乡土果树突出观果功能和植物种类的丰富性。因此,住区空间中所出现的微农业景观几乎是以居民自发行为为主,也存在少数住区由物业统一开发的集中绿地农业种植形式,如广州黄埔区万科山景城是广州长岭居板块新住区,居民入住不久便发现在住区边缘坡地上种植农作物的情况,地块被不同居民划分成几乎均等面积的种植地块,形成规则式的线性布局;另外,有居民依托小区围墙种植攀援类植物,如百香果、金银花和豆角等农作物,至今已初具规模。

4.5 问题及改造方向

广州社区微农业存在若干问题,需要分类挖掘问题,并提出对应改造措施。目前,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农业行为主要是以自发型为主,缺乏有组织的农业种植行为,从公共参与角度入手,将社区微农业融入公共空间,可改善社区景观功能单一、缺乏功能性和互动性等问题。另外,管理组织有序的农业种植可以弥补自发型农业种植对社区景观观赏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教空间中的微农业成为一种普遍趋势,社区尺度下的企事业单位农业绿地建议可以部分面向市民开放,赋予其社区小游园属性,解决城市社区绿地紧张、绿地空间不足的问题。

部分幼儿园、小学重视农业行为对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及其科普教育意义,建议开发系统的农业知识及种植课程体系,将户外农业场地结合课程体系进行规划与设计。

广州社区商业公共空间中对微农业的应用并不多见,建议在步行街、屋顶花园中增加可食用植物的种植,如香草类、蔬菜类与果树类农作物,并由物业统一管理;部分可租赁给餐饮类商铺,实现从农田直接到餐桌的餐饮体验。

5 设计方法

5.1 选址和布局合理,引入模块化种植形式

社区公共空间的基本功能是满足居民日常户外活动需求,微农业的选址和布局应该在社区景观空间布局基础上进行合理选择,如组团绿地、楼宇间绿地、宅间绿地以及边界绿地等,也可适当引入模块化种植形式,如垂直种植、花箱种植等形式,增加微农业布局灵活性。

5.2 提升农业景观观赏价值

社区居民自发性农业种植往往只发挥了微农业的食用功能,却无法兼顾社区景观观赏功能,使社区微农业推广面临一些质疑声。提升农业景观的观赏性,可采用“蔬菜+果树+香花香草类植物”或“观赏植物+色叶蔬菜+花卉”等不同形式的组合造景手法,提升社区微农业观赏价值。

5.3 增强公众参与,提升农业景观社会价值

现代社区的公共活动主要分为必要型活动、自发型活动和社会型活动,社区公共空间是增进邻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在社区中自发型的农业种植行为只能满足农业功能性;而提升社区农业的公众参与度才是提升公共空间社会性的重要手段。社区农业主要参与群体是老年人和儿童,社区微农业景观设计时应增加科普性,适当设置标示牌、增加趣味性的农具和小品,选择适合老年人和儿童种植农作物品种;同时,设计自动浇灌、施肥等辅助管养技术。另外,科普农业景观的观赏价值,鼓励居民参与农业物及小品营造活动中。

6 结语

社区中微农业体现了居民对城市田园的畅想和实践,广州社区各类空间中出现的自发型农业种植行为一方面体现了居民农耕需求;另一方面提醒社区设计者和管理者应提供合理的场地,正确引导居民需求,设计一种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管理模式,将微小尺度的农业融入社区现有景观中,改变社区公共景观空间功能单一问题,实现城市社区景观可持续发展目标。

【 基金项目】 2017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7KQNCX276);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y201718)

猜你喜欢

屋顶花园绿地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屋顶花园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屋顶花园景观设计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南京最美“网红”屋顶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