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上岗”

2019-01-12刘文彬

乐活老年 2019年1期
关键词:上岗私家车姥爷

文/刘文彬

“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我的耳边仿佛响起当年的儿歌,因为这时的我,正走在接孙子放学的路上。我像个老书童,一手牵着孙子的手,一手拿着他的书包。我觉得接送孙子的任务很神圣,但也“压力山大”。既然这个任务落在我的肩上,我就责无旁贷。但我还是有些乱了方寸,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转念一想,每天能和有趣的孙子在一起,困难和自豪并存,压力和幸福同在,我顿时兴奋起来,仿佛得了神通,连迈步都格外轻松起来……

孙子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和我相同使命的老者,下午一点就在小学对面的市少年宫一楼大厅等候下课放学的铃声。一来二去,这个由孙辈做纽带的朋友圈形成了。

说起接送第三代,因为大多数第二代是独生子女,两家老人的竞争便如火如荼,而“第三者”——各种各样的“托管班”,想渔翁得利,正等待机会上岗呢!

张老阿姨首先讲起用“三包”政策竞争“上岗”的故事:包接送、包饭菜、包洗外孙的衣裤,这“三包”几乎解决了女儿家的全部家务,很有竞争力,亲家母只能知趣地放弃竞争。

孙厂长接着说,孙子喜欢车,而原来接送孙子的亲家母不会开车,也没有私家车,她接送一年后,孙子说:“爷爷退休了,我要爷爷接,能坐上爷爷的轿车。”姥姥无语,孙厂长“上岗”了。

而我的“上岗”也很曲折。

原来孙子由姥爷接送,但姥爷身体不太好,有时难免需要人“替班”。儿子透露这个信息后,我马上保证:一不请假,二不迟到,三不发牢骚……

但接送孙子,我有两处短板:

一是车。儿子对我说,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学没几天,放学回家向他们抱怨:同班小朋友家很多有私家车,咱家没有车,没有面子。还要求以后学校开家长会,要爸妈穿什么样的衣服,理什么样的发型等。我听后一时目瞪口呆,太有趣了,他毕竟才六岁啊!我没有车,也不会开车,几乎没有话语权。

二是“工作服”。儿子电话约我去逛商场,让我试穿了几件进口名牌服装,我有些愕然:接送孙子还要穿新衣服?对穿戴一贯马虎的我再三阻挠。儿子向我解释:“你接送孙子要穿戴体面些,可别因为衣着寒碜,孙子不让你接送。”我一时语塞,接送孙子也是“工作”,当然也得有“工作服”,就听从了儿子的安排,穿上了高档名牌“工作服”。

对生活,我要求不多:住能遮风挡雨,吃能果腹饱食,穿能蔽体御寒就行。此时,儿子把我全副武装起来:时兴的纯毛帽子,名牌的进口衣服,流行的旅游鞋……对着镜子,我几乎认不出自己,而“狡猾”的孙子对爷爷的打扮既不点头,也不摇头,说明“面试”合格了,我“上岗”了。

猜你喜欢

上岗私家车姥爷
乘坐私家车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不现实 补上育儿课刻不容缓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姥爷牌饺子
肩膀上的爱
图说
私家车将逐渐消失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