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初探与展望

2019-01-11艾劲松夏智宏刘立成贺程程浦燕鸿张露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近代初探展望

艾劲松 夏智宏 刘立成 贺程程 浦燕鸿 张露萍

摘要:通过对保存在荆州市档案馆的沙市海关气象资料的收集、整理,初步分析近代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结果发现,现存于荆州市档案馆的沙市海关的气象资料虽然不多,但保存较好,涉及的海关气象资料除了沙市海关,还包括原重庆、长沙、温州、梧州等地海关的气象资料,资料记载的内容丰富,其原始性在二线海关里较为罕见,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再利用价值。由于气象方面的资料收集有限,仅用1934年的月最高、最低气温与荆州气象站1954年建站以来的平均月极端高温、低温进行对比,发现建站以来的月极端高温升高,月极端低温下降,月较差增大。月极端高温升高反映荆州气候变暖的趋势在近代气象记录上有了相应的佐证。要探究荆州百年气候变化还需搜寻荆州气象观测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近代;沙市海关;档案;气象资料;初探;展望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3-024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3.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and prospect on meteorological archives of Shashi customs in modern times

AI Jing-song1,XIA Zhi-hong1,LIU Li-cheng2,HE Cheng-cheng1,PU Yan-hong1,ZHANG Lu-ping1

(1.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Jingzhou City,Jingzhou 434020,Hubei,China;2.Pingdingshan University,Pingdingshan 467000,Henan,China)

Abstract: Based on collecting and arranging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Shashi customs in Jingzhou archiv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in modern times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eorological archives stored in the Jingzhou archives were well preserved. The stored meteorological data also involved the former customs offices in many other cities, such as Chongqing, Changsha, Wenzhou, Wuzhou, etc.. The rich records of the contents, which were relatively rare in originality, had high value at academic research and reutilization. Due to the limited colle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monthly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 1934 were compared with the mean monthly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since 1954 when Jingzhou Meteorological Station was established. It showed that the monthly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presented increasing trend since 1954, while the monthly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presented decreasing trend, and the monthl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creased. It supported the theory of climate warming trend in Jingzhou by modern meteorological records. It need more search of breadth and depth o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in Jingzhou to explore the climate change in Jingzhou during the past 100 years.

Key words: modern times; Shashi customs; archives; meteorological data; preliminary study; prospect

中國自古以来就设有海关这一办事机构,只是不同时期的名称和职能不尽相同。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列强完全掌握了中国的海关行政权和关税自主权。中国近代海关实行的是外籍税务司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中国海关成为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和英国控制下的各国共管的国际官厅。英国人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他不仅包揽了海务、邮政、航道、港务和检疫等事务,还创建了较为完善的海关气象观测系统[1]。海关气象观测网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气象观测网络,其站点众多,资料记录比较完整,是中国近代气象情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海关档案的认识不断加深,进一步整合开发海关档案资源,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借鉴作用[2-5]。湖北省、沙市、宜昌市档案馆分别藏有江汉关、沙市关、宜昌关全宗[4]。沙市海关档案是荆州市档案馆保存多年的珍贵历史档案,是解放前沙市海关历史的完整记录。为了将真实的历史再现于世人面前,深度挖掘其中的气象历史资料,整理和保护前人的智慧成果,系统总结前人观天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传承和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档案中的海关气象档案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整编、补充到荆州气象档案之中,以充分发挥其价值,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1  近代沙市海关历史

光绪二年(1876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规定,沙市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大量外国船舶在此停泊。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增开沙市、苏州府、重庆府、杭州府作为新通商口岸。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月1日沙市正式对外开埠通商,同年10月1日,沙市海关正式开关并开始征收关税,由宜昌关兼管[2]。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起,沙市海关相继接管了沙市周边25 km范围内的常关(清末民初,称原有税关为旧关或常关,对海关则称为新关或洋关)。1928年后,沙市海关(图1、图2)又接管了柳关、南平、藕池关和调关等关口,成为长江中上游仅次于重庆的大海关。

1940年6月日军逼进荆沙,沙市海关职员奉命撤往四川万县避难。1945年抗战胜利后,海关职员才返回沙市复关。1943年1月,国民政府与英、美两国签约收回了丧失百年之久的江海航权,至此,英、美等国的轮船相继停止在长江上的航行,沙市海关对外轮征收关税的使命告一段落。1946年秋,沙市海关的职员在最后一任税务司王学俊的带领下乘船去了汉口,近代沙市海关就此落下帷幕。

2  近代沙市海关档案资料

海关档案是海关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近代中国海关系统在其历史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了大量的档案[6],沙市海关也不例外。现藏于荆州市档案馆的海关全宗计有1896—1945年形成的档案490卷,以英文记载为主,还有日语、俄语、德语等,主要内容是沙市关与其他关业务往来函件和中国海关总署伦敦办事处、外国领事馆等对沙市关业务的批示、函电,包含海关的贸易税收;走私稽查;港务、航务、气象记录、报告;与英、美、俄、德等国通商条约、关产契约;人民争夺关税自主权等有关档案以及政治、军事、经济、重大社会事件等情报,其中的气象观测记录是近代沙市气象观测内容和报送机制的重要资料。沙市海关档案分为:沙市海关设立、变更和裁撤等组织机构档案;华洋人员任免、调动、奖惩等人事档案;工作计划、报告及总税务司给沙市关的通令、手谕、函电等总括性档案;航道勘测、疏浚、灯塔设置等海务档案;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纲要、各种关税会议等贸易、关税档案;走私、缉私情况报告和章程;办理邮政、洋务、外交事务档案;海关汇解税款、清偿赔款等财务档案以及收集的政治、经济情报等,内容广泛,价值颇高[7]。囊括了其存在期间所执行的贸易管理(海关监管、海关缉私)、财政管理(征税、退税、补贴)及海关气象观测等具体职能。

3  近代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

外国列强在强占的租界地或势力范围内建立了各种类型的气象观测站、测候所以收集气象情报,为列强的军事、航运及商贸等活动提供气象保障服务。沙市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列强由长江水路进入中国内地开辟的市场。19世纪,当时的海关总署对所属气象观测站的管理处于松散状态。1903年,海关气象观测工作由海关总署海岸稽查处统一管理后,于1905年颁发了指导性文件《气象工作须知》[8],要求各海关气象观测站执行。从此,海关气象工作有了一个系统的规定,各气象观测站使用的仪器及观测记录表、簿,由海关总署统一采购分发,但各站使用的气象仪器、观测要素和观测时、次仍不尽相同。直至1932年后,所有的海关气象观测站都使用新式的、统一类型的仪器,观测数据单位也统一用米制及摄氏度。1938年,海关总署重新颁发《气象工作须知》[9],一直延用到20世纪40年代。海关气象观测站不是专职机构,气象观测是海关海务五项基本业务之一,由海关外勤人员兼任[6]。

除了海关进行气象观测外,设立在临江路六码头御河坪(今沙市日用化工总厂所在地)日本领事馆内的沙市测候所1905年1月开始观测,1920年3月停止观测。此外,由当时的沙市天主教会创办的新沙小学女子部也曾进行过气象观测,但没有相关资料留存。

整理目前馆藏的沙市海关气象档案,分析发现资料主要为完整的气象观测月簿、描述性的月气象报告和信函件记载的气象信息等。

3.1  完整的气象观测月簿

气象观测月簿一共八十卷,为1941—1945年重庆、长沙、抚州和温州等海关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月簿。这些气象记录以月为单位汇编成册,每册60或62页,格式规范、记录完整,用中英文记载站点、日期、观测(发报)时间、观测员、电文等信息,记录内容包括5组20余个数据,涵盖温、压、湿、风、天气现象、云、能见度、雨等气象要素数据(图3)。这些详实的数据记录了当时的气象要素,对数据进行批量同化处理后,可以纳入到当地气象数据时间系列,丰富气象资料的历史档案,是研究气象科技的发展、气候变化的重要证据。

3.2  描述性的月气象报告

沙市气象海关报告记录了本地月最高、最低气温,雨日数、水位等信息。如1933年6月的报告:Thermometer readings: Highest 81 F. on the 12th,lowest 42 F. on the 3rd. The weather has been very wet, rain fell on 14 days, a heavy hailstone storm raged over the port on the 15th, many junks were reported to have capsized. Two windows and some glass tiles of custom house were broken by the hailstones. 這段英文记录了当月最高、最低气温(华氏温度)及出现的日期。大意是:这个月天气潮湿,下了14 d雨,15日发生的强对流天气导致船只倾覆,冰雹将海关窗户和玻璃构建物打破。又例如1934年1月的报告:Thermometer readings: Highest 51 F. on the 2nd, lowest  34 F. on the 15th. The weather has been seasonable, snow fell on three days during the month. The river maintained a rather higher level than usual. No. 36 crossing has given no trouble, a least water depth of eleven feet being the average. In accordance with instructions received the Metric system for showing the daily watermark was put into force from the 1st Jan. 同样记录了当月最高、最低气温及出现的日期、天气情况和雪日数,同时还记录了长江水位比平时高得多,平均水深至少为11英尺。类似数据为研究当时的沙市气候提供了依据,也为对比分析研究当前气候状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3  其他报告中记载的气象信息

海关档案贸易报告中记载了灾害性天气、洪灾等信息,如:For the first seven years under revier the floode were not serious, that is from a Chinese point of view. In 1912, 1913, 1917, a certain amount of damage was done to the cotton crop and 1918 the rice crop was partially destroyed, but most of the small embankments held. In 1919 and 1920 the river rose to an abnormal height but still no serious damage was done[10]. 这段英文叙述了沙市1905—1920年间的洪灾情况,其中1905—1911年7年时间洪水没有致灾;1912、1913、1917这3年的洪水给当地棉花作物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但大部分堤坝都坚固无损,1918年水稻作物遭受部分灾害,1919—1920河水超常上涨,但仍然没有造成严重损害。又如:Ten thousand feet of the embankment were carried away and an enormous area was flooded. It is stated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hat in the Kungan(公安) District 88,000 people were affected,3,200 people were drowned,2,400 houses were washed away,and the autumn crops were totally destroyed. In the Shishou(石首) District 400,000 mou of land were inundated and a population of 200,000 people was affected. Here also the autumn crops were destroyed. 这段记录了堤坝受损、区域受灾情况,其中公安(现荆州下辖县)有88 000多人受灾,3 200人溺亡,2 400多间房屋被冲走,秋季作物完全受损。石首(现荆州下辖县)40万亩农田被淹,20万人受灾,秋季作物受损严重。

总之,海关气象档案大事记中记载有近代气象灾害,如旱灾、台风、雷暴大风、冰雹、强降雨、洪涝、雷灾、大雾、冻害等,这些资料是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灾害难得的史料。从年代久远的档案资料中挖掘气象历史资源,搞好本地气象研究,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事业。

4  对比分析1934年与1953年荆州建站以来月最高、最低气温

4.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湖北省荆州市气象站建站以来1953—2018年共66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月最高、最低气温,单位为摄氏温度,经过质量控制,统计值日界为北京时间20:00(即以北京时间的20:00为日界)。分析时间尺度为月。沙市海关1934年月最高、最低气温,单位为华氏温度,并用公式摄氏温度=(华氏温度-32)/1.8进行同化处理。

采用对比分析法,将沙市海关1934年的月最高、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因目前收集资料有限,仅以此年的气象记录为例)与荆州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月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最大、最小值、平均值进行比较,初步探究荆州百年气候(气温)变化规律。

4.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1934年月最高气温除4月、6月比建站以来同期的极端最高气温的最小值小以外,其他各月均正常,约占18.2%,说明建站以来月最高气温略有升高的趋势;月最低气温却相反,1934年相比建站以来除4、8、9月略低外,其他各月最低气温比建站以来月极端最低气温最大值还要大,约占72.7%,说明建站以来月最低气温相比1934年呈下降的趋势,且下降明显。由图4可看出,建站以来1—6月的月极端高温比1934年明显升高,下半年变化不明显。由图5可以看出,建站以来月极端低温平均值相比1934年各月(除4月外)極端低温下降明显,也就是说建站以来月极端高温升高,月极端低温下降,月较差增大。月极端高温升高反映荆州气候变暖,这种变化趋势有无代表性尚待研究,因为只比较了1年的月最高、最低气温,所以有必要搜寻建站以前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百年气象站历史档案,拓展荆州近现代史气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而这些资料为研究荆州百年气候变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

5  结论与展望

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现存较完整部分为重庆、长沙、梧州和温州等地的月气象记录簙,这部分档案资料记录规范、完整,具有非常高的再利用和研究价值。而沙市本地的气象档案仅以月报的形式记录,且只找到1933—1934年记载的月报。

为获取更多的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史实,本课题组足迹遍及荆州周边的湖北省档案馆、宜昌档案馆等地收集、考证历史资料,并通过与国内多地档案馆联系沟通,得出以下结论:

1)海关气象档案的价值未获得应有的重视。多地档案馆基本还未对其馆藏的海关气象档案资料进行整理,仍是以原始纸质档案形式保存。由于其记载历史的特殊性,属于珍贵档案,基本不对外开放。研究者获取这些资料的难度较大,大大影响其价值的发挥。

2)海关档案里气象信息的记载形式多样。既有专门的月气象记录簙,同时在海关贸易报告、海关医报、私人信函中均可能记载,且多为英文记录。

3)比较1934年的月最高、最低气温,荆州建站以来的月极端高温升高,月极端低温下降,月较差增大。月极端高温升高反映荆州气候变暖的趋势。

由于海关档案历经久远,期间经历战争,其保管规则不确定,所以目前搜集到的本地气象档案资料尚不连续、不完整,需要进一步搜寻、积累、整理、完善和汇编。为此,下一步应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1)联合荆州市档案馆,启动沙市海关气象档案搜寻工作,在全国档案系统内搜寻采集沙市海关气象档案资料。

2)对沙市海关气象资料进行整理、同化、汇编,将现有的荆州气象观测系列延伸至20世纪初,使荆州市气象局由目前中国气象局认定的50年序列的“百年气象站”提升为百年序列的“百年气象站”,同时也为荆州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气象科技史研究、长江经济带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宋建萍,何  晓,苏秀梅,等.近代湖北海关气象观测档案初探[J].气象科技进展,2016,6(6):71-74.

[2] 朱荣基.广东旧海关档案史料价值初探[J].档案学通讯,1981(1):38-42.

[3] 张海梅.民国时期海关档案简介[J].民国档案,2003(3):115-118.

[4] 许  茵.近代海关档案开发方法和途径[J].历史教学,2006(3):62-65.

[5] 王丽芬.大数据时代海关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初探[A].2014年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档案分会论文集[C].福建厦门:福建省档案学会,2014.

[6] 张海艳,董劭伟.秦港民国英文气象档案(1923-1949)相关问题初探[J].兰台世界,2015(32):46-48.

[7] 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China. Hai guan zong shu wu si shu.Instructions concerning meteorological work[M].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1905.

[9] China. Hai guan zong shu.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meteorological work[M].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ritime customs. IV. -service series:NO.27,1938.

[10] 吳增祥.中国近代海关气象观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气象学会,2004.

猜你喜欢

近代初探展望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