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笼养鹦鹉啄羽症治疗及体会

2019-01-11邓长林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鹦鹉羽毛群体

周 薇,陈 蓉,邓长林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江苏 南京 210028)

啄羽症是笼养鹦鹉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中常见自啄羽毛和被啄羽毛2 种情况,但尚未发现同一个体同时发生自啄和被啄羽毛的情况。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营养、心理及笼舍环境等。

1 发病及治疗情况

笔者根据近2 年临床诊治案例,发现发病鹦鹉主要集中于非洲灰鹦鹉、葵花凤头鹦鹉、牡丹鹦鹉、太阳鹦鹉及和尚鹦鹉。发病的非洲灰鹦鹉、葵花凤头鹦鹉通常自啄羽毛,一般啄去胸腹部、双腿内侧及前侧、翅膀内侧等部位羽毛,严重时会导致皮肤外伤;牡丹鹦鹉、太阳鹦鹉及和尚鹦鹉等小型鹦鹉通常是群体饲养,被同伴啄去头部羽毛,甚至连同头部皮肤一起啄去。

鹦鹉发病时与年龄、季节无明显关联,自啄羽毛的鹦鹉发病前有单独饲养、也有群体饲养,对该类鹦鹉进行笼舍丰容,给予营养补充,啄羽情况总体好转,但有复发的情况。发病前单独饲养的鹦鹉,实施群体饲养后,增加了社群丰容,减轻发病鹦鹉对自身的关注度;发病前群体饲养的鹦鹉,隔离治疗后,对其增加关注度,并提供丰容设施,可减少其对自身羽毛的关注。被啄羽毛的鹦鹉均为群体饲养,且饲养密度较大,在临床中存活率较低。

2 原因分析

2.1 饲料营养不均衡,笼养鹦鹉长期摄入单一饲料,缺乏必须氨基酸、B 族维生素等是引起啄羽症的因素之一,营养缺乏容易导致皮肤敏感,诱发啄羽行为。日常饲料应多样化,避免营养不均;另外,合理的食物丰容,增加取食难度,可降低发病鹦鹉对自身或同类羽毛的关注度。

2.2 习惯性的啄羽与鹦鹉心理有关,有些鹦鹉为私人饲养,啄羽行为发生在笼养后,患病鹦鹉在笼养条件下很难得到原有的关注。据报道,当葵花鹦鹉机体出现逐渐消瘦、拔掉羽毛行为,此时鹦鹉已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1]。英国《镜报》曾报道过一则关于非洲灰鹦鹉因患抑郁症啄羽的案例,鹦鹉确实存在因缺乏关注、社交等因素而诱发啄羽症。

2.3 体内外寄生虫不仅可以诱发鹦鹉啄羽,还能导致机体营养流失,因此定期驱除寄生虫,也可有效防止该病发生。Bob Doneley 认为,有些鹦鹉的自残羽毛行为和寄生于肠道的贾第鞭毛虫有关,因为这种寄生虫会引发肠道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机体缺乏维生素E 及硒元素,进而引发鹦鹉皮肤干燥、蜕皮、啄羽、脱毛及瘙痒等临床症状[2]。甚至导致机体消瘦、精神沉郁、慢性腹泻及新生幼鸟死亡。

2.4 改善群体饲养的笼舍环境,主要体现在调整饲养密度及压力因素方面。但有些经过调整后的群养鹦鹉仍然出现啄羽症,赵国平等报道过接近性成熟的雄性鹦鹉会为争夺雌鸟相互争斗撕咬[3],因此,给群养鹦鹉提供适当的性别比例是一项有效预防措施;另外还可提供适当的丰容设施,提高鹦鹉群体对丰容设施的关注,减少啄羽行为。

3 治疗体会及鉴别诊断

3.1 1只非洲灰鹦鹉在本园经历了长时间笼养,病程初期,该鹦鹉腹部羽毛少量缺失,无毛区形成散在结痂,经伍德氏灯检查确诊为皮肤真菌感染,同时使用氟康唑注射液按照0.1 mL/kg·bw 用量进行每周1 次注射治疗,并使用盐酸特比奈芬溶液对感染皮肤进行日常喷涂。经过3 周治疗,该鹦鹉啄羽症有所缓解,经过2 个月疗程,该鹦鹉的真菌感染基本稳定,但患病部位的羽毛生长速度十分缓慢。

3.2 患病鹦鹉在啄羽的同时,如果形成较严重的创伤,此时应进行伤口处理并配合抗感染治疗,但容易复发,有资料显示,给患有啄羽症的鹦鹉佩戴伊丽莎白圈可防止本病的复发,但是除去伊丽莎白圈后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大[4]。

3.3 鹦鹉喙羽病(Psittacine beak and feather disease,PBFD)和鹦鹉幼雏病(Budgerigar fledgling disease,BFD)是导致羽毛损坏的两大类疾病[5]。前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脱毛及喙部畸形;后者是由禽多瘤病毒引发幼雏鹦鹉的急性死亡,同时也会导致成年鹦鹉脱羽、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关于鹦鹉喙羽病已于2009 年在我国大陆地区有了首次报道,而鹦鹉幼雏病早在1994 年在湖北鹦鹉养殖基地暴发,2005 年台湾地区报道了关于吸蜜鹦鹉喙羽病与多瘤病毒的混合感染[6]。两者均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死亡率较高,具有传染性,会造成严重危害,可以采用分子诊断进行鉴别。

猜你喜欢

鹦鹉羽毛群体
小鹦鹉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熟辣烘鹦鹉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羽毛项链
吹羽毛
折纸鹦鹉
鹦鹉中的异类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