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还可以这样教

2019-01-11孙建锋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古诗个体爷爷

孙建锋

昨天我赴约去听一位新老师的课。“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走进教室,课在进行中,“你们自己分配角色,演一演。我给你们拍抖音!”孩子们一听,“乱”中有序地开始了自编自导自演——

“爷爷,爷爷!”一个孩子拽住下巴贴满白纸条的“爷爷”的衣襟,笑着问,“你从哪里来?几点下的高铁?”

“我从京城来,刚刚从‘铁骑’上下来!”“爷爷”指了指拴在树桩上的“高头大马”(生扮演)。

“爷爷!你到我们村里来干什么?是想开发旅游办民宿吗?”

“爷爷退休了!只想回老家来住住!”

“爷爷!你从老家出发,几十年摸爬滚打,最终又回到老家,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

“爷爷”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又轻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了,什么也没说……

“哇!古诗还可以这样教!”它的活力与张力,以及孩子们被激发而释放蓄集的高能,触动了我的缕缕思绪——

一、倾听儿童的声音是教学实践的基点

在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教者不是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用心倾听儿童的声音。新老师课后告诉我之所以愿意怀揣着一颗倾听之心,因为她相信“任何一个儿童的发言都是精彩的。”她在倾听中敞开了自己的身心,打开了教育的世界。倾听儿童的发言意味着在如下三个关系中接纳发言:一是认识该发言是文本中的诗句所触发的;二是认识该发言是其他儿童的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该发言同儿童自身先前的发言有着怎样的关联。倾听儿童的声音是不折不扣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是对所有儿童的发言予以信赖和期待,是对生命在场的体认与尊重。当然,倾听儿童的声音是教学实践的基点。

二、教学的艺术性意味着在阅读中个体完成自我创造与自我体认

教学最需要的是灵动生辉的“即兴表演”艺术。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不仅是感受与解读,同时更是重启和激变,学生个体倚靠并超越文本,创造性地演绎,扩充内心世界并进入到与之邻近的行为领域,尝试以别的方式来回应甚至改变生活,从而有效地将阅读之所得转化成相匹配的身心施为。笔者以为这时的“即兴表演”才真正抵达学生个体、抵达任何简单特性都不能代表其身份的特定学生个体,这才是对体认作品特有的个体化储备的承认和呼唤。学生个体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并完成了自我创造与自我体认。

三、教师要作为一个陌生人,重新定位

教师作为一个陌生人,不仅自己对自己感到新鲜好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己也感到新鲜好奇,这是一种教育哲学的重新定位,不固步自封、自我限制,发展无穷的可能性。教师要把自己放置在思维的交叉路口,自觉接受儿童好奇地追问,以唤起课程中的丰富性和超越性的感觉。路口是开放的,方向是多元的;徘徊流连于这个路口上,教师放空了自己,暂时忘了我是谁、我做了什么,使新的自我产生。

猜你喜欢

古诗个体爷爷
“拟古诗”之我见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冬爷爷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站着吃
品读古诗
爷爷说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