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读书的种子

2019-01-11杨海玲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书会入学亲子

○杨海玲

翻开正在逐渐推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你会发现一些新的栏目,比如:“快乐读书吧”“和大人一起读”等,这是原来各个版本的教材中从来都没有的栏目。主编温儒敏先生说,新版语文教材主治读书少。从社会的呼声、高考的改革、核心教材的变化上来看,引领孩子们大量阅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从事多年班主任工作,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和兴趣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1.自己先做读书的种子。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首先要做读书的种子。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地铁上,两对母子,一位妈妈低头玩手机,孩子也趴在她身上跟她一起玩手机。另一位妈妈捧着一本书看,旁边的孩子也专心地跟妈妈一起读书。孩子们最容易受身边人的影响,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玩伴。作为老师我们不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读故事书给孩子们听,孩子们晨读时,老师也放声朗读。

2.推行亲子共读。一年级刚入学,除了老师每天给孩子们读故事,还要推行亲子共读。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通力配合,所以在家长会上做足动员工作很重要。首先要向家长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亲子读书,怎样开展亲子共读,读些什么书。亲子共读,最大的目的是让家长给孩子作个榜样,以行为感染行为,逐渐养成习惯。亲子共读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帮助孩子识字,扩大识字量,为以后的独立阅读做准备。

3.定期推荐书目。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很适合小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大卫上学去》《一口袋吻》等适合刚刚入学时读,既缓解了入学初期的焦虑又渗透了学校常规。《我有友情要出租》《大熊有个小麻烦》教会孩子们如何与人相处,怎样赢得友情……随着学生阅读的深入,老师也可以逐渐推荐文字较多的绘本故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神奇校车》系列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更能检阅他们读书的情况。每周一的班会课后我们都要开“小小读书会”。我把每周读书会的情况,做成图文并茂的电子相册发到班级群中,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小小读书会”。小学阶段读书习惯的培养可以双线并行,一条线是文字阅读:一年级到六年级可以进行从绘本故事到儿童文学到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另一条线是诵读:可以从童谣到经典现代诗歌到古诗文的背诵。这两条线可以齐头并进。

5.走进大大小小的图书馆。要把读书活动开展的更为深入,一定要带孩子走进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图书馆里浓厚的阅读氛围会让他们的好奇心渐渐平静下来。与更多爱书的人一起,在书海中漫步、品味书香,能让学生从心底升起对书的渴望与喜爱。

猜你喜欢

读书会入学亲子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10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名人传》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