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季薇婷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 季薇婷

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将道德与法治作为最主要的承载形式。基本的德育工作的教学内容是能够将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提升,将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文明规范行为进行培养,让学生有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日后的发展与进步中产生极为重要的深远影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当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势必要顺应“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趋势,在这个趋势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存在着新的问题,同时也让德育工作出现了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促进小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

一、“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价值

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格。在互联网时代之下,存在着众多的诱惑与不良的信息,而小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这些诱惑与不良信息的影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而对小学生加强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辨别信息性质的水平以及坚决抵御不良诱惑,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小学生自身的社会经验与知识储备量较小,对于互联网之中存在的事物与信息只能是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对于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道德教育,能够将正确的世界观念与人生价值观念在小学生的心中进行树立,让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都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引导,防止小学生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

最后就是通过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才。当下的社会之中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具备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水平,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危害社会而造福社会的人才。而小学生的成长阶段正是对于外界事物进行感知与定义的阶段,德育教育能够在这个阶段之中让明确道德的定义与行为,进一步对道德行为规范进行遵守。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面临的问题

1.承受能力较低,无法承受挫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面对挫折无法承受。当下家庭之中的孩子教育大多都偏向于娇养,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学生面对一些困难与挫折一般都是由家长解决,而小学生自身都未曾经受过这些挫折的打击,在面对较大的打击时,往往抵抗力不强,出现情绪崩溃和极端行为。这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德育缺失有着较大的关联。

2.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而导致性格扭曲。如今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十分优渥,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过度关心与过度呵护,但是却没有进行感恩教育,导致小学生只知道一味索取,将自我作为中心去考虑各方面的问题。这样导致小学生的性格变得更加自私,未来的成长道路之中,性格会变得更加扭曲,甚至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

3.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情况之下,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联网之中,学生能够在互联网之中看到不同性质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可能会让学生的成长更加消极,阻碍学生的顺利成长。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用具或者是日常运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展开交流等,让学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更深。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途径

1.提高对小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视水平。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与道德认知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的社会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联系。当下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其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无法较好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因而需要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重视,校领导首先要能够提高自身对于小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让德育工作的开展按照方针顺利实行。重视道德教育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按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生长环境以及生活方式等,针对其涉及到的道德品质问题能够运用引导和疏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核心价值观来解决生活之中的道德问题。

2.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氛围。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状态之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内容需要以人生的体悟与经历为主。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整个过程需要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产生道德体验之间的共鸣。学生自身的道德品德的形成都是将自身的道德水平作为基础的。因而在学校里,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学生的道德水平在这样的道德氛围影响下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教师要能够以身作则,自己要时刻遵守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在自己的影响之下能够让学生产生模仿和学习的行为。另外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关系,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对于教师产生较高的信任感,以便小学德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3.构建道德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小学德育教育需要与互联网进行结合,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的多样性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与热情进行提升。通过运用互联网来构建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让学生都参与到该机制之中,并根据现实情况来对自身的道德水平进行评价,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道德问题。教师也能够从该机制之中去发现学生潜在的道德问题,并在现实之中进行纠正和引导。

“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与背景之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以及构建道德教育考核体系等,对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最终保障小学生德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道德教育德育工作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