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2019-01-11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阳小学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知识点多媒体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金阳小学 陆 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存在较多的问题。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使小学生能更加直观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入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对于促进小学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依托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一直采取相对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思想。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学的知识也都是教师灌输的结果,其中真正能够内化成综合能力的少之又少,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应该遵循趣味性原则,积极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具有持续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讲解一年级教材“学看钟表”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快到几点”与“刚过几点”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认真观察快到9点的时钟是怎样的。然后从8:55至9:00之间控制时针、分针的变化,让学生看清时钟运动的过程。在多媒体课件上继续演示9:05时针与分针的状态,从而让学生认真观察某点过几分是如何表示的。此外,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时间点,让学生加以辨识。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减少传统的说教式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时钟的运动规律,从而真正学懂弄通这个知识点。此外,教师还要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将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老师可以用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频率增加了,学习兴趣就会自然提高。

二、依托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主体,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充分找准自身在教学中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绝对主体,整个教学过程也基本都由老师来掌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也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习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步骤进行,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中,老师应该注重教学路径的优化,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多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讲解“认识图形”这一节课程的时候,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屏幕,展现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圆形的月饼、长方形的桌子、菱形的风筝、三角形的蛋糕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剪裁、折叠方式形成不同的图形,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类图形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促进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形之间的差别,对不同图形的特点有更加清晰的客观认识。

三、依托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机械、单一、枯燥的教学对于突破教学难点,往往于事无补。因此教师应加强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情境,进而有效突破教学疑难。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让学生把扑克牌拿到课堂上来,每张扑克牌代表10,让学生通过摆放扑克牌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训练。还可以进行游戏式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整10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出示扑克牌代表答案。如用多媒体展示80-20=?,学生就举起6张扑克牌。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提升,是具有非常明显作用的。

四、依托信息技术,强化师生互动

学生后续的发展与教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生就具备了深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拥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学生主体性之上的。

比如,老师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将这三个知识点区分清楚,可以采取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一束阳光两端没有尽头可以被看作是直线;在黑暗中手电筒射出的一束光有一个起点,而另一端无限延伸是一条射线;一根荧光棒两端都有端点就是一条线段。通过光束来讲解这节课,不仅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充分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老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谋划。就像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内容时,如果老师应用信息技术,直接展示直线、射线以及线段的数学性质,那么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也就不会这样容易,很多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此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没有强化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反而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当然,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主体性的比例保持不够,那么势必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变得异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不能过度减少学生主体性所占的比重,同时寻找最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形式,强化引导,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习内容对教学进行优化设计,设计具有符合学生实际的,体现不同教学梯度的问题。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资源的助力,实现教学内容上的有机融合。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知识点多媒体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