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法

2019-01-11江苏省阜宁县公兴青墩小学羊翠平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师生课文小学生

江苏省阜宁县公兴青墩小学 羊翠平

师生互动是新课改下的产物之一,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学生展开积极交流与沟通,极力调动他们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互动中收获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特点,善于发现和把握师生互动契机,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式的学习环境,发散他们的思维,努力打造艺术性课堂。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生往往对教师有着一定的惧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很少主动表述个人对所学知识的见解与看法,不仅影响互动式课堂的生成,还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但是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离不开师生互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构建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积极开口讲话,师生双方一起交流和探讨,辅助他们更好地习得知识与技能。小学语文教师也可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或者选择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展开教学,拉近课堂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其踊跃地参与到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教学时,教师先讲述:“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以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着别样的风采,大家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学生将会说打雷、下雨、刮风和动物叫声等,由此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大自然的声音,使其在整体感知中初识大自然中风、水和动物声音的美妙,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一边自由朗读一边想象:手风琴音乐家是怎么演奏的?组织他们品味文中精美的句子,给予点拨:风琴演奏家演奏各种不同风格或同一种风格,但完全不一样的曲子。随后运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研究水怎么玩打击乐器?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使其体会到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二、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开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语文知识虽然不是特别抽象,但是以文字性为主,他们在课堂上难以主动开口讲话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理解能力有限,以至于无话可说,影响师生互动方法的实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借助音乐来渲染气氛,或者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文字性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小学生强烈冲击,以此直观展示所学知识,使其主动开口讲话,同教师展开沟通与互动,不仅可以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如,以《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为例,小学生对西沙群岛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教师可以事先利用互联网渠道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图片、文字介绍和视频文件,包括:西沙海滩、贝壳、海龟、鸟类和海洋生物等,制作成精美的课件,课堂上带领他们观看和欣赏,使其初步建构起对西沙群岛的认识,谈论西沙群岛留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形象思维被启发,产生主动开口讲话的欲望。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介绍西沙群岛的哪些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师生一起小结: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方面来介绍,然后要求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好词佳句,交流学习心得。如此,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创设情境,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视听作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且记忆更为深刻。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制造师生互动良机

在语文课堂上,小学生有时也想主动同教师互动,不过无法准确找到对话点,只是表面上的互动,难以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制造互动良机,使其有针对性地思考、组织语言和交流,提升师生互动的实效性,消除无效或低效的互动行为。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一系列课堂问题,且问题要尽可能突出开放性、启发性和悬念性,借此制造科学可行的师生互动良机,师生双方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与互动,促使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收获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如,在进行《走月亮》教学时,师生互动导入: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去过什么样的地方?感受如何?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和妈妈的散步经历,提问:“谁来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他们通过预习知道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风俗,即为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接着,教师询问:“文中写的是谁?又是怎么走月亮的?”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寻求答案,思考:“我”和阿妈走过哪些地方?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并产生疑问:“洱海”是个海吗?在哪里?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文中为什么多次写“我”和阿妈走月亮?使其在师生互动中理清文章大致顺序。随后继续利用问题制造师生互动良机,引领学生在讨论中细读品味和感悟亲情,使其体会作者与阿妈在月光下散步时的喜悦和幸福之情。

四、运用趣味教学方式,增进师生互动效果

小学生通常喜欢有趣的事物,即使在学习中也比较青睐于有趣的学习方式,而且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也难以长时间集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内容可以有效缓解这一不利局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像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取之不尽、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等,借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效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运用多样化的趣味学习形式,把游戏、分角色表演等穿插于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体验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推动趣味性课堂的形成。

如,在《草船借箭》教学中,教师先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曲视频,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喜欢诸葛亮,使其说出喜欢的理由,他们可能说道: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等,由此激趣导入课题。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合作探究诸葛亮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让他们深入体会研究文中的人物形象,找出描写诸葛亮谋略和智慧的部分,并探究周瑜、鲁肃所说的话及心理活动,使其整体感知课文。之后,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片段,组织学生先观看视频,再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模仿表演课文,指导他们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等角色,还原课文情景,并巡视各个小组的表演情况,使其通过角色互换感悟不同人物形象,强化师生互动效果。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方法,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师生互动,通过营造轻松课堂氛围、创设适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运用趣味教学方式等方法展开师生互动,全力打造互动式课堂,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师生课文小学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背课文的小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