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与控制途径

2019-01-1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心小学严黎莹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活化文章教学模式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心小学 严黎莹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学科目,充满了人文色彩。语文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同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完善,这一阶段的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小学生能够对语文产生更多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将小学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面向生活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从现实出发来对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调整,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生活化是新课改需求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正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同生活的联系也在逐渐紧密。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导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提出了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教学规则,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够更好地制定对应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生活习惯等进行认真观察,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累积。

2.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对学习、生活的认知存在着很多疑惑。另外,语文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单纯的课堂教学可能会在学生心中形成一种读书无用的观念,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对整个语文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感知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充满学习的动力。而将语文知识同生活实际连接,能够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二、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好老师,语文的教学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生活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学生在整节课堂中注意力高度集中,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不足,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够使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而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同学自主收集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在课堂讲解前能够了解到作者寄托的情感,同时通过预习的模式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感知,这样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并不单纯是一本教材,而是将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关联的重要工具。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教材更好地领略生活中的美。

三、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方法

对于语文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地通过背诵就可以完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若仅仅是照本宣科,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率严重降低。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帮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领略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1.动手实践活动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动手实践来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准备一个苹果,然后根据文章中的内容让学生亲身展开实践,自己动手切开,通过实践操作配合文章中的内容描述,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文章中作者描述的内容,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作者描述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还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了培养,这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亲眼观察

对于任何事物来说,文字的描述都不如直观的观察生动形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文章中的实物带入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对文章描述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观察实物进行理解,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像在《虎门销烟》这一文章中,由于学生未接触过相关的内容,很难有真实的感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当时的历史情境进行再现,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画面感和代入感。

3.亲耳听

音乐是一门没有国界的艺术,音乐的魅力使得所有人都能够沉浸其中,同时为所有人插上思维的翅膀,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联想。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文章配备合适的音乐,通过这些音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音乐的引导下感受作者当时的情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当时的情感。在学习《二泉映月》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对应的二胡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学生随着宛转悠扬的音乐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这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调动生活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文字是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纯的文字很难被学生理解,加上文章中很多作者的隐藏情感,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感悟才能更好地感受。这些生活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曾体验过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来对文章中的情感寄存进行描述,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对文章的情感有一个更好的认知。在学习《爱如茉莉》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讨论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讨论,这些讨论包含了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而这些事情都如同茉莉一样平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寄托的情感。

综合上述所说,语文教学从来不是单纯地认字和阅读文章,其同样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情趣体验和美好心灵培养的重要内容。生活和语文教学相互关联,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活和语文教学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语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也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刻板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放飞自我,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培养。

猜你喜欢

生活化文章教学模式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