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

2019-01-1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周培利

小学时代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小学 周培利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定义

从字面上看,核心素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它对学生的学习却有着极大的影响。按照学习性质和学科类型,核心素养可以分成各科目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与其他科目核心素养有所不同,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构建健全的语文知识框架,应用语文的活性思维,鉴赏和创造语文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观念。语文核心素养内容丰富,它涵盖了基础语文知识积累、基础语言应用技能、优质的语文素养水平、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底蕴丰厚的语文文化、优雅高尚的语文行为等六大方面。掌握语文核心素养,就等于具备了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认识语文、理解语文、学好语文。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和作用

1.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

就语文实践而言,学生一直缺少正确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致使学生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只能停留在理论的表面层次上,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教师教学的短板。这种教学短板性问题,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重要问题。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学生始终无法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丧失自主学习语文的意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学生找到了学习语文的归属感,渐渐萌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了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带动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从而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语文成绩,获得学习成就感。

2.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语文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它坚持着主观和客观的双重性原则,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心学习环境。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繁杂的学科。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语文学习将会变得十分困难,而语文核心素养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依托,语文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被动式的“拖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学习语文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

3.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底蕴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习必备的技能。它不仅能够促动学生学习语文,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众所周知,知识来源于生活。要想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语文,就必须要具备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依靠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新知识,以及掌握新知识。语文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通过依托于丰厚的知识底蕴,学生才能够构建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从而发挥语文的实际效用。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教学意识不足

教学理念落后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由于教师教学意识不足,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能力弱。一直以来,教师没有重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只把理论知识传输当成唯一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变得特别平淡,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力变得越来越差,最后影响学生的发展,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小学是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如果不能提高教学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就会使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会限制小学生的能力发展。

2.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教学活力

教学形式单一,就会使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一直以来,教师没有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只是片面地对学生进行“鸡鸭鹅”式的知识灌输,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严重疲劳感。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教学形式单一,主要体现在课堂气氛冷漠。小学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然而学生对教师教学失去兴趣,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从而使教师和学生无法进行心灵上的对话,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学生对教学的认知出现偏差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一些家长对学校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由于他们过分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长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认为自己是“打不得,骂不得”的宝贝,从而屡屡违反课堂纪律,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早已对语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致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各项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4.校园文化氛围不足,缺乏学习引带性

学校文化氛围不足,缺少文化风气,致使校园生活变得死气沉沉。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地点。因此,学校必须要本着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尽一切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一些学校没有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没有重视提升校园文化,致使学校失去生机,从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缺少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学习缺少引带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学习情绪。

5.教师教学素质不高,应对意外性能力差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对教师的筛选应十分谨慎。但一些学校为了减少经营成本,聘请了一些教学素质比较差的教师。这些教师没有经历过专业的教师培训,缺少应对意外性的能力,致使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无法处理和解决意外性问题。再加上学校没有对这些教师及时进行专业培训,致使这些教师无法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6.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手段单一,是语文教师教学存在的重要弊病。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没有严格地要求自己,没有注重提升自身的知识底蕴,也没有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只依靠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对学生进行日常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打折扣。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内容丰富,支系庞杂的科目,教师没有细致备课,就会使教学思路变得混乱和狭隘。一些语文教师仗着自身教学经验丰富,没有精心备课,就会让学生对学习语文造成了错误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上出现较大的偏差。这就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语文品格。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方法

1.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必须要重视转变教学思想。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宽自身的教学思路。传统的教学理念日益落后,教师不应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为了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文知识,教师必须要提升创新教学的能力。通过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进而在最大限度内,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2.丰富教学形式,增进教学活力

丰富教学形式,增进教学活力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必须要本着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建立属于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通过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任务,不断转变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勇于展示自我,突破自我。另外,为了增加教学活力,教师应积极组建课堂活动。通过与学生进行合作式的学习,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3.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正确认知教学

规范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对学生学习语文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与家长进行积极的联系。通过与家长进行更加密切的沟通,掌握学生在家时的学习与生活状况,为学生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语文学习方案,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配合,将事先准备的学习资料转发给家长,让家长监督学生做好相应的语文作业。另外,教师通过开家长座谈会,给家长讲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家长给自身的教学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正确地认知教学。

4.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打造优质学习环境

学校必须要重视打造校园文化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每天清晨,在学生进入校门时,学校应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能够放松心情的歌曲,从而使学生能够迅速地将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放学时,学校应给学生播放一些励志歌曲,让学生牢记肩上的使命,从而使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久而久之,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学习技能,从而努力成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5.提升教师应对意外能力,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

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管理,通过举办教师研讨会,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性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另外,学校还应借助教师研讨会,帮助教师确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方法,从而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6.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应重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众所周知,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学校必须要严格制定培训目标,严明培训内容,从而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满足小学生学习与成长需求,教师必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园丁。

总之,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丰富多彩的。为了发挥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构建现代化的语文教育体系,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能力。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学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