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在生命科学领域小概念教学对大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019-01-11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吉明燕

小学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碘酒逆向淀粉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吉明燕

概念教学和探究教学一样,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通过概念教学,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生命领域的科学概念。小学生在之前认识的生命科学概念的含义,有些是与我们要学习的生命领域的概念相吻合的,也有一些是与概念相违背的,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就会导致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冲突。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错误的认识进行纠正,然后再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认知。因此,在现代小学科学推进基于探究的科学教育同时,选定大概念进行科学大概念教学,已成为新出现的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重点。让学生认识大概念,可以避免大量学习以几何级数增加的单一的科学知识,在更宏观的背景下去学习特定的知识,会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课标指明生命世界领域有6个科学大概念,但是下位的小概念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挖掘与研究,研究学生需要学怎样的小概念,学了小概念之后,对促进大概念的形成效果如何?笔者以多年的大循环科学教学的经历,谈一谈科学教学中在生命科学领域小概念教学对大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一、在交流合作学习中促进大概念的形成

构成生命科学大概念的教育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现在已经有什么样的小概念。对于老师来说,只有了解了学生原有的小概念基础,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帮助学生对旧知识的更新,形成新的概念,从而合成大概念。运用交流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容易了解学生的前知识水平,制定更好的计划进行系统的学习,为促进大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种子的内部构造》一课时,笔者运用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种子的内部构造,把全体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四到五个学生为一小组为宜,让他们合作解剖种子。学生操作合作的过程中,老师进行观察与指导。对于学生来说,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知识水平,经验也不尽相同,对某一个知识点的认识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差异,对事物的理解除了受自身的影响之外,也受外界的影响。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在解剖前应该运用新鲜的种子或者把种子用水泡软更方便解剖;有的学生认为,操作时应该是先去种子的皮,而不是直接解剖等等。在本合作学习活动中,他们对种子的结构认识不同,对操作解剖的方法也不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发表不同的见解与不同观点,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小概念。在交流合作时,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被显现出来,而且在合作中,他们不同的观念进行了重组,从而建立了新概念,也称为大概念。这种活动对学生的建构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能帮助学生形成更为丰富、更为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合成大的科学概念。

二、在多媒体教学中促进大概念的形成

小学科学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科学,而实践性尤为突出。学生对物质的认识与习得一般是从生活实践中得到,但是也有一些生命领域的知识是无法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应该运用另外一种方法,而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学习问题,进而形成小概念直到大概念。生命领域的知识学习要经过亲身的经历与实践,甚至是科学实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复杂的,不是几日就能解决的。通过长期的生活、运用操作对事物进行理解、认识,然后有所感、有所悟,最后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发明,这是我们最理解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科学的教学时数有限,在短短的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都要经历、实践、操作、尝试直到实现技能显然是不现实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缩短学习时间,多媒体教学的容量大,展示的都是主要部分,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展示生命的全过程,从而实现生活中“眼见为实”的神话。现实生活是琐碎的,平时的生命科学学习也是微小的,小概念的学习虽然细致、系统、全面,但是在学校的生命科学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高效地进行大概念知识的掌握,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高效快速地让学生对生命科学有所思、有所获、有所悟。随着科学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更加科学、便捷,能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把事物、情景或者过程变得更容易、更直接,能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比如,在学习《动物的卵》一课时,笔者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问题,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内,把完整生命的形成过程演绎出来,让学生在原来的小概念水平上,对“新的生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一个生命从受精卵开始慢慢长大,视频中的解说与画面同步进行,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对生命的发展感到不可思议,同时也对生命有了敬畏之心,从而产生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的欲望,使学生的思想发生质的转变,大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

三、利用逆向迁移,促进大概念的形成

小学生在学习生命领域的知识时,原有的知识或者旧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有正面的影响叫正迁移,有负面的影响叫做负迁移,还有一种叫做逆向迁移。所谓的逆向迁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学习新知识后,学生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时还不能信手拈来,知识技能发挥不稳定,在这里,我们就运用到了所说的逆向迁移,对刚学习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改组或修正,再次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对原知识的巩固过程,这是逆向迁移的作用对之前所学习的小概念进行了综合,形成大概念,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小概念到大概念形成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辨别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时,运用碘酒鉴定淀粉的成分,当二者相遇时会变为蓝色,当学生学习这一小的概念之后,我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专门用淀粉与碘酒进行了实验。可是,我们运用专门的淀粉之外的物质与碘酒能不能产生变蓝色这样的情况呢?我给大家提供了其他物质,同学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进行实验。”接下来,同学们又开始操作实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老师,我把碘酒滴在土豆上发生变蓝的现象。”“老师,碘酒与胡萝卜没有变蓝的现象”……老师又把能变蓝的物质放在一起,把不能变蓝的物质放在一起,然后对这两类物质进行分析。请大家观察、思考,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是:物质中含有淀粉能与碘酒产生反应变蓝,而另外一组物质中根本不含有淀粉,所以它不会变蓝。这一实验活动是运用逆向迁移的原理,对碘酒与淀粉产生反应变蓝的结果进行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进一步丰富,新的内容的介入使学生的大概念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能从知识的圈子走出来,走向实践,走向生活。

在小学科学生命领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前科学概念,能对自己生活中的世界有正确的理解,对自身、对所有的生命都有初步的了解,再引导学生对生命科学进行研究,把小概念逐步积累起来,开始宏观上的科学生命领域大概念。

猜你喜欢

碘酒逆向淀粉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逆向而行
碘酒的“魔法”
逆向思维天地宽
有趣的小魔术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屁股醉了
蛋白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对于淀粉化学性质改变的研究
碘酒美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