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邱卓红

小学时代 2019年18期
关键词:侧重点课文阅读教学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 邱卓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永远的核心内容。然而,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却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教育难题。根据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缺乏趣味性,千篇一律,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很难获得质的突破,而主题教学以宏观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高效阅读,值得每一位教师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一、明确主题,定好方向

既然是主题教学,那么其侧重点在于“主题”二字。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更好地应用主题教学策略,教师首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明确主题,定好方向,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确保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目标展开阅读,避免阅读行为徒劳无功,这样做也能够保证学生主题阅读质量的提升。换言之,教师必须定好方向,明确主题,才能在课堂上展开具体的阅读活动。如此才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成效,确保小学生能够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定的侧重点。因此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明确具体的主题方向。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收录有《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因为这四篇课文都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力,而且具备童话的一切要素,有一定程度的共性,所以教师可以将主题确定为“童话伴我行”。当明确主题以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其分组,随后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四篇文章进行深入学习,让学生找出这四篇课文在语言、结构以及写法上面的异同。显而易见的是,当明确主题以后,在无形中已经将四篇课文巧妙相联,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形成整体感知。

既然是主题阅读,首先必须明确主题才能开展阅读活动,在确定主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发现阅读素材之间的共性,将共性确定为主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二、厚积薄发,升华阅读

阅读过程中,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想要提升阅读质量,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而主题阅读恰恰集合了这两个条件。一方面,主题阅读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主题阅读又是一种有质量的高效阅读方式。除此以外,在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分享阅读内容,积极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促进学生深度解读阅读内容,提高主题把握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所谓广泛阅读,主要针对的是课堂阅读行为。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阅读教学为例,在确定了主题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既然是广泛阅读,主要涉及的是课余时间的搜集阅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我的阅读进行分享讲述,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相应的读书分享会,分享的主题便是“民间故事”。在开展分享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故事,和学生一起交流互动。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了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后,积极搜索其他相关故事,比如《孟姜女哭长城》《田螺姑娘》《精卫填海》《阿诗玛》等内容,这些故事或想象丰富,或蕴含哲理。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很显然,通过这一主题阅读活动,学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而且也扩展了视野,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厚积才能薄发,量变才能质变,这句话充分印证了广泛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我搜索阅读书目,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对比鉴赏,触类旁通

既然是主题阅读,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需要涉及大量内容。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教师在开展主题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自我分析和鉴赏。由于主题阅读涉及范围较大,如果执着于某一篇文章的细节显然耗时耗力。因此客观上,学生需要通过对比鉴赏来提高阅读质量,而且在进行对比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大幅度比对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处,从而有助于学生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如此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尽管主题阅读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其差异性也非常显著,而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寻找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性。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大量和鸟相关的课文,比如《白鹭》《珍珠鸟》《父亲、树林和鸟》《灰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读文章,在通读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四篇课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当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会更加有效率,而且也会更加专注。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章主旨、情感侧重点、写法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对比。在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在适当点拨以及引导的作用下,学生相继给出自己的对比鉴赏结果。他们认为,尽管这四篇课文的写作对象都是“鸟”,但是各有各的侧重点。比如《白鹭》主要写的是白鹭的形美、意美、信美,写出了其韵味;而《珍珠鸟》写出了人和小鸟之间的和谐亲密;《父亲、树林和鸟》则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灰雀》则赞美了小鸟身上的母爱的伟大。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即使是同一题材,也会因侧重点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阅读效果。

对比鉴赏是主题阅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发现相同主题下文章的区别,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备积极意义。

四、由内而外,拓展延伸

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永远是有限的,想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不能只单纯依靠课上教学,也不能让学生完全依赖于教科书,而应该由课上扩展到课下,由课内扩展到课外。而扩展延伸的核心方式正是主题教学,通过主题教学,学生能够根据明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课外阅读书目。这样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让学生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如在以“祖国好风光”为主题,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单元《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相关课文,比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日月潭》《山城的雾》等课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壮丽风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推荐的阅读内容打印成资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等阅读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哪一篇课文以及具体的原因。通过互动交流,学生不但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向往与憧憬,而且在阅读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具备积极意义。主题阅读不仅仅针对课上,也可以针对课下,事实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主要取决于学生课外阅读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推荐其他扩展性内容,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总而言之,主题阅读教学是非常值得教师应用的教学模式。在主题教学背景下,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探究能力,还能够饱览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风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享受阅读行为,获得阅读行为带来的精神滋养。

猜你喜欢

侧重点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Online learning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背课文
浅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破点和侧重点
浅论电视新闻报道角度选择
谈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的风险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